近日,助貸擔保相關事件引發廣泛關注。
對此,中融國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下稱“中融國遠”)表示,該公司曾與相關公司簽署合規咨詢服務業務合作協議,但相關合作并未進入實質階段。但第三方卻冒用公司違規開展業務。目前,公司正在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具體來看,中融國遠、杭州碩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杭州碩久網絡”)、康平縣誠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康平誠信小貸”)曾于2025年6月23日簽署《三方業務合作協議》(下稱《協議》)。
《協議》第五條“權利義務”中明確規定,中融國遠應當明確告知借款人其提供的擔保咨詢服務事宜,包括但不限于收取標準、收取方式法律后果等,且除了擔保咨詢服務費外,中融國遠無權收取任何其他費用。
根據業務流程,《協議》簽訂后,需中融國遠在寶付支付開具專屬的商戶號并為該業務申請電子公章后,相關業務才能夠開展。不過,中融國遠并未進行上述操作,該業務并未實際開展。
而2025年8月,中融國遠發現,該項目在未經該公司同意的情況下已經實際運營。隨后,中融國遠于2025年8月22日向康平誠信小貸、杭州碩久網絡、發出《解除合作通知》,終止合作協議并要求立即停止相關業務。
經核實,中融國遠發現,《協議》簽訂后,杭州碩久網絡就以中融國遠的名義向寶付支付申請了線上商戶號,并與客戶簽訂融資咨詢服務協議,收取的咨詢服務費盡數流向杭州碩久網絡開通的線上商戶號。
由于商戶號是由杭州碩久網絡在中融國遠不知情的情況下開通并實際掌控的,導致中融國遠無法調取任何數據。事實上,中融國遠曾多次向杭州碩久網絡索要業務相關數據,但未能取得有效回復。
經認定,杭州碩久網絡存在偽造公章、冒用中融國遠名義簽訂開設商戶協議、融資咨詢服務協議,并借此騙取服務費等行為,且已對中融國遠的市場聲譽和消費者知情權、公平交易權造成了嚴重損害。
目前,在金融管理部門的監督和指導下,中融國遠正積極協調處理客戶投訴,切實維護客戶權益。同時,該公司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將依法追究杭州碩久網絡的責任,通過法律手段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