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1-19 17:02

盒馬創始人侯毅的二次創業項目派特鮮生提前退場。11月17日晚,侯毅在一場直播中確認,計劃在12月中旬關閉所有派特鮮生線下門店,僅保留線上業務。侯毅說,實體連鎖投入大,團隊、采購及運營等成本高,小規模門店難以盈利,因此不建議寵物食品行業再開設相關實體門店。
派特鮮生是侯毅于2024年創立的寵物食品新零售品牌,主打“現制現售”鮮食模式。截至11月19日,其18家門店中已有7家停業或關閉,剩余門店也將在12月中旬全部關停。官方小程序已啟動清倉促銷,推出零食大禮包2件7.5折、主糧專場2件5折等活動。
今年2月,派特鮮生在上海開業,門店內劃分了鮮食制作、社交互動等功能區,推出現制現售鮮食、寵物麻辣燙等產品,試圖以鮮食+社交模式打開市場。消費者可在鮮食區自選近20種食材,按24.9元/500克的價格稱重購買,并可現場制作。在品牌啟動大會上,侯毅提出,2025年在上海開出100家門店的目標。兩個月內,派特鮮生便迅速擴張至10家門店,隨后的5月,派特鮮生宣布完成2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天使輪融資,創下國內寵物行業天使輪融資紀錄。
侯毅在直播中將失敗歸因于兩大核心模式問題。一是折扣店邏輯不成立,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成熟的工業品牌,自有品牌難以建立市場信任;二是鮮食品類推廣受阻,其定價為11元至12元/110克,而部分品牌同類產品在“雙11”期間的價格低至4元/100克。此外,鮮食需冷凍、解凍、加熱,使用流程繁瑣,且營養效果需要中長期才能顯現,消費者教育成本極高。
行業視角揭示了更深層矛盾。一位寵物連鎖店創始人告訴經濟觀察報,派特鮮生選址集中于人流密集區,但此類區域并非養寵人群高頻活動范圍,高昂租金與目標客群錯位。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網友反映部分門店選址對寵物并不友好。一位寵物食品品牌商表示,寵物鮮食需冷鏈配送,保質期短,且行業缺乏統一標準,更適合作為前置倉業務覆蓋周邊私域社群,而非大規模線下開店。
雖然派特鮮生所在的寵物賽道是近年來頗受關注的領域,但寵物鮮食細分市場則仍處于早期階段。根據畢馬威發布的《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報告》,到2025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8114億元,寵物食品作為剛需品類占據最大市場份額。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寵物鮮糧市場規模將突破4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1.3%,遠超傳統干糧市場。但在中國,鮮食喂養滲透率仍不足5%,遠低于美國的36%。
盡管派特鮮生退場,寵物鮮食作為消費新趨勢仍在發展。近年,全球寵物鮮食市場競爭加劇,高露潔收購澳洲鮮食龍頭品牌Prime100,美國鮮食品牌Freshpet第一季度銷售額達近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6%。相比之下,國內寵物鮮食仍處于發展初期。在2024年的亞洲寵物展覽會上,伯納天純推出全新鮮食品牌“識鮮生”,圣寵寵物也與法思納簽訂戰略合作,將鮮食業務引入全國連鎖店。
侯毅說,“派特鮮生給我最大的反思是,我對這個行業的深度理解不夠,雖然看到了表面上的數據,但深入進去以后,發現我當時很多規劃的想法還是蠻天真的。”他認為,寵物食品消費具有單一性,消費者不會頻繁更換品牌,線下門店的商品豐富度優勢無法體現。他說,未來他的創業方向可能將回歸到自己最熟悉的生鮮主戰場。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