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1-24 12:15

2025年11月19日,美國白宮官員宣布,美國總統特朗普批準了一項旨在促進俄烏和平的28點計劃。稍后有消息傳出,特朗普要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必須在11月27日感恩節之前接受該計劃。11月20日,美國媒體AXIOS獨家發布了28點計劃的全文。
全球輿論一片嘩然。
相當一部分西方主流媒體認為這份計劃嚴重偏袒俄羅斯,中文媒體(包括自媒體)也議論紛紛,有媒體甚至將該計劃總結為四句話:土地屬于俄羅斯,榮耀屬于烏克蘭,資源屬于美國,債務屬于歐洲。
拋開美國和俄羅斯不談,很顯然,作為俄烏沖突的直接當事方和深度參與方,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歐盟高層是認真研究了這個計劃的。
11月21日,澤連斯基就28點計劃向全國發表視頻講話,稱這是歷史上最困難的時刻之一,烏克蘭面臨選擇,“要么失去我們的尊嚴,要么失去一個關鍵的盟友”。
11月22日,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稱28點計劃包含對實現公正持久和平至關重要的內容,但需進一步完善。聲明還強調,涉及歐盟和北約的相關條款需要得到歐盟和北約成員國同意。
同一天(11月22日),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的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28點計劃并非最終方案。美國希望達成和平,這早就該實現了。
針對以上信息,筆者簡要分析如下:
第一,俄烏走向和平的條件比以往更加充分,特朗普的計劃可謂應時而生。
目前的情況是,戰線長時間呈膠著狀態,俄羅斯雖稍占優勢,但俄烏雙方均已疲憊不堪,美國政府急于脫身,歐盟和英國則是有心無力。停戰與和平是上述四方均希望看到的結局。
第二,在最關鍵的領土問題上,特朗普的計劃是從現實出發,并為未來預留了談判的空間。
28點計劃中,第21點建議,克里米亞、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將被視為事實上屬于俄羅斯(be recognized as de facto Russian)。
在國際法中,事實上的承認(de facto recognition)與法律上的承認(de jure recognition)是兩個概念。
特朗普不愿意在法律上承認俄羅斯對烏東的占有,但烏克蘭又不能在短期內收復失地,于是先承認現狀。
接著,計劃第22點建議,在就未來的領土安排達成一致后,俄羅斯和烏克蘭均不得以武力改變這些安排。
也就是說,領土問題先承認現狀,后續法律方面的認可,是需要談判的。
第三,澤連斯基的選擇與去留。
28點計劃中的第25點建議,俄烏實現和平之后,烏克蘭將在100天內舉行選舉。
對于澤連斯基而言,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宿命。俄烏沖突在他的任內爆發,也應該在他的手中結束。特朗普的28點計劃,也許會在多輪談判后被修改得面目全非,但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烏克蘭短期內無法收復失地的事實。
澤連斯基有三個選擇:第一,拒絕特朗普的計劃,繼續戰斗,但這非明智之舉,也不是長久之計;第二,辭職,一走了之——但這可能性極低;第三,在即將到來的談判中盡最大可能維護烏克蘭的國家利益,并最終簽署相關文件。這大概是他唯一的選擇。
無論如何,澤連斯基都不可避免地將會背負罵名。俄烏實現和平之后,他再次參選烏克蘭總統的可能性很小。
最新的消息是,美、歐、烏將在瑞士就28點計劃展開第一輪磋商。
俄羅斯何時加入談判尚未可知。
總體而言,這一次,俄烏和平進程應該是實質性地啟動了。展望未來,筆者的初步結論是:俄烏和平有望,但路線難免曲折。
希望和平早日到來。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