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1-24 22:19

經濟觀察報記者 鄭晨燁
11月24日9點39分,開盤不到10分鐘,總市值超過一萬億元的AI大熱股工業富聯(601138.SH)股價跌幅已超3%。至11點30分午間收盤,工業富聯股價報54.61元/股,跌幅達9.99%。午后,其股價出現了小幅反彈,最終收報55.95元/股,收盤跌幅達7.80%,當天放量成交逾187億元,總市值為1.11萬億。
此前的10月29日,工業富聯披露2025年三季度報告,業績表現亮眼。財報數據顯示,其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039.31億元,同比增長38.4%;實現歸母凈利潤224.87億元,同比增長48.52%。10月29日當天,工業富聯股價漲超9%,收報80.8元/股,總市值站上1.6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在10月29日至11月24日的短短19個交易日內,工業富聯股價劇烈震蕩,從高點累計跌幅已超30%,市值蒸發逾5000億元。
在社交平臺中,不少股民都將工業富聯11月24日的暴跌歸因于一則從11月21日便開始流傳的“小作文”上。這則不知源頭的“小作文”對工業富聯的影響用一句話便可概括:“英偉達要親自下場做服務器,所以工業富聯2025年第四季度營收規模要下修,業績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根據該則“小作文”內容,CSP(云服務提供商)與英偉達計劃將L6—L12層級的高價值業務模塊(指AI服務器中涉及定制化設計、先進散熱系統或高密度計算單元等技術門檻較高的核心組件)重新納入自有供應鏈體系,這將會導致工業富聯相關訂單規模縮減。
此前市場預期工業富聯全年機柜交付量約為10萬柜,如果傳聞成真,則要下調至8萬柜;且若L6—L12模塊完全由客戶自主生產,單柜凈利率或進一步承壓,工業富聯的業績確定性將顯著降低,且增長彈性亦受制于訂單規模與利潤率的雙重約束。
11月24日晚間,“正主”工業富聯亦親自下場,發布公告進行澄清。在澄清公告中,工業富聯稱,2025年11月24日,網絡上流傳關于公司“下調第四季度業績目標”、“大客戶在L10/L11 商業模式上會有調整”等不實言論,引發部分關注,經核實,公司針對網絡平臺流傳事項聲明如下:
一,網絡流傳相關言論不屬實。當前,公司第四季度整體經營,包括GB200、GB300等相關產品出貨均按既定計劃推進,客戶需求持續暢旺,生產及出貨一切正常,且目前未收到任何主要客戶關于調整業務模式、下修份額或價格的要求。
二,公司未向市場下調第四季度利潤目標,不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信息。同時,與客戶合作開發的下一代產品,也正在按前期的計劃如期順利推進當中。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工業富聯第一次針對“看空”公司的相關言論做出回應了。
早在11月13日舉辦的三季度業績說明會時,市場中就已有關于工業富聯下調業績預期及機柜出貨量的傳聞。在該次業績說明會上,該公司高管就曾做過澄清:“針對市場上有關‘訂單或展望下調’的傳聞,公司未發布任何相關口徑,現有客戶項目進度與交付節奏正常。當前,各個重點案子推進順利,對應產線、測試與交付能力均按計劃運作當中。”
“無須過度解讀市場傳聞,公司將繼續拓展與客戶的多元合作,實現穩健交付,提升利潤質量,做到一季比一季好。”談及市場傳聞,工業富聯高管如是稱。
在上述業績說明會上,工業富聯高管還曾樂觀表示,從需求來看,由于云服務商都在提高資本支出,AI 服務器的整體出貨量,也有望優于先前預期,目前,公司對主要的大型云服務商客戶都已經逐步覆蓋,整體訂單需求持續向上。
此外,針對11月24日發酵的“小作文”,多位長期關注算力產業鏈的機構分析師亦向記者表示,該傳言內容十分“不靠譜”。
“一眼假的東西,英偉達不可能切入OEM(原始設備制造商)環節,(因為這樣)會拉低自己的利潤率。近期算力概念股回調主要受前期漲幅過高、獲利盤回吐,以及部分算力股估值和業績預期不匹配影響。”深圳一家私募基金的分析師楊先生向記者表示。
楊先生進一步分析指出:“在服務器生產過程中,根據集成度不同,會分12個級別,即L1到L12。L1就是散裝零件,到了L6就是裸機服務器,其中集成了主板和電源,但還沒有加GPU、硬盤等設備,L10就是完整服務器,L11是多臺服務器集成,L12是在L11的基礎上做的多機架集成。所以,說英偉達下場切入L10以下的環節,本身就很不合理。”
據經濟觀察報記者梳理,在10月29日到11月24日期間,多只算力熱股的股價都出現了不小幅度的回調。例如,被股民戲稱為“易中天”的中際旭創(300308.SZ)、新易盛(300502.SZ)和天孚通信(300394.SZ),三家公司的股價在上述19個交易日中分別下跌10.96%、28.64%和23.74%,PCB(印刷電路板)龍頭勝宏科技(300476.SZ)的股價亦在同一期間內下跌22.99%。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