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1-19 12:49

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關于臺海問題挑釁性言論所引發的事件,迄今沒有平息的跡象。所以,有必要再一次就日本敢不敢武力干涉中國統一這個重大問題做一番探究。
進入正題之前,也有必要以原文照登的方式,提醒讀者朋友仔細、嚴謹地研讀權威央媒的文章。
不少自媒體最近幾天都在突出一個標題,假如日本武力干涉中國統一,日本全國都有淪為戰場的風險。
這句話出自《解放軍報》。11月16日,《解放軍報》刊發題為《叫囂武力介入臺海局勢只會把日本引向不歸歧途》的評論。評論列舉了日本武力介入臺海局勢將會帶來的三種災難性后果,其中第二種后果原文如下:“全國都有淪為戰場的風險。日本已將北至北海道、南至沖繩的數十個機場、港口變為軍民兩用基礎設施。在今年10月的綜合演習中,自衛隊使用了多達39個機場、港口進行戰機起降和軍事運輸。這表明如果介入臺海,日本政府會將全國民眾綁上自毀的戰車。”
這段話需要細細品味。
回過頭說日本敢不敢武力干涉中國統一的問題。
筆者注意到一個現象,高市早苗發表關于臺海問題的挑釁性言論之后,不但相當一部分日本民眾很亢奮,臺灣島內綠營的支持者也很興奮。
日本方面:共同社于11月15日和16日進行了一次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對高市早苗關于“臺灣有事”可能構成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表示“贊成”和“傾向于贊成”的日本民眾的比例為48.8%,表示“反對”的為44.2%。高市早苗內閣的支持率為69.9%,比10月份的調查上升了5.5個百分點。
臺灣方面:包括賴清德在內的民進黨當局高層紛紛附和高市早苗的言論;藍營高層發表批駁高市早苗、主張和平解決爭端的言論,受到民進黨方面以及民進黨側翼網軍高強度的圍攻和謾罵。綠營最大的報紙《自由時報》則連續發表社論指責國民黨和大陸在高市早苗涉臺挑釁性言論上隔海唱和、盲目自信。
以上信息顯示,日本國內想和中國扳扳手腕的那批人,臺灣島內意圖“臺獨”的那批人,都“聞雞起舞”了。
盡管如此,筆者依然堅持前一篇評論的觀點。因為,一方面,民意是流動的、起伏的,是可以被政客操弄的;另一方面,在國家實力、國際格局、國家利益面前,民意的作用并不關鍵。
就現階段的國際格局,以及未來日本的國家利益而言,其武力干涉中國統一的誘因只有一個,其不敢、不能武力干涉中國統一的顧慮卻有兩個。
日本武力干涉中國統一的誘因,是美國。沒有美國的允許,日本不敢獨自出兵干涉臺海局勢。這一點,最近幾天已經有專家學者進行了詳盡的分析。日本雖然修改了安保法案,解禁了集體自衛權,但是,日本修改安保法案的目的,是為配合美軍的軍事行動提供法理基礎。
說日本不敢武力干涉中國統一,是因為日本政客知道,一旦武力干涉中國統一,將會招致中國的報復和懲罰。上述《解放軍報》所言“日本全國都有淪為戰場的風險”,即是對日本政客的嚴正警告,勿謂言之不預也。
至于說日本不能武力干涉中國的統一,看看地圖就知道了。臺灣就像一塊巨石,處在日本能源大通道的盡頭,堵在了日本的家門口。除非日本政客認為“臺獨”可以實現,那另當別論。如果日本政客研判的結果是中國必將統一,那么,其因為干涉臺海局勢,將會對日本的能源安全和國家利益造成多大的損失,這種后果他們預判過嗎?
有讀者在筆者的上一篇評論后面留言,認為不能用正常的邏輯思維研判日本國民和日本政客,因為歷史上,前有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有偷襲美國珍珠港,日本總是干一些不自量力的事情。武力干涉中國的統一,日本未必干不出來。
對于這種觀點,筆者表示尊重。
事實上,包括《解放軍報》在內的央媒最近密集發聲,就是在提醒日本政客,要用正常的邏輯思維研判臺海局勢、掂量日本的國家利益。
希望日本政客聽進去了。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