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州通(600998.SH)、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藥集團”)相繼出手,“入主”兩家處在困境中的企業。
11月16日晚間,九州通就公司全資子公司參投奧園美谷(*ST美谷,000615.SZ)重整最新進展發布公告。公告稱,奧園美谷已于11月14日收到襄陽中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和《決定書》,法院裁定受理奧園美谷重整申請,并指定奧園美谷清算組擔任管理人。這也意味著奧園美谷正式進入重整程序,九州通對奧園美谷的重整投資將進一步推進,九州產投公司有望成為奧園美谷的控股股東。
11月17日,IVD(體外診斷)行業龍頭達安基因(002030.SZ)公告披露,廣藥集團將受讓廣州金控所持廣永科技100%股權,間接持有后者名下2.33億股達安基因股份;此外,廣藥集團還將通過協議轉讓,直接受讓廣州金控、廣州健康產投各持有的7017.23萬股股份。最終,廣藥集團將以合計9.08億元的對價,控制上市公司總股本比例26.63%。
九州通、廣藥集團兩家大型醫藥集團出手“抄底”的,都是陷入困境的企業。
奧園美谷2020年進軍醫美行業,旗下擁有杭州連天美醫療美容醫院、杭州維多利亞醫療美容醫院兩家高端醫美醫院。近年來公司經營持續虧損,陷入債務危機,2024年11月,奧園美谷因無力償還到期債務,被債權人廣州律建財稅咨詢有限公司申請重整及預重整。同年12月,襄陽中院決定對奧園美谷啟動預重整。隨后,法院指定的臨時管理人發出招募重整投資人、公開選聘審計和評估機構的通知,九州通得以入局。
據公開資料,達安基因起初是中山大學校辦企業,2020年7月,中山大學將其所持有的廣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含持有的達安基因16.63%股權)無償劃轉給廣州金控。達安基因第二大股東廣州生物工程中心也將享有所有權的全部資產(含達安基因15.00%股權)也無償劃轉至廣州金控旗下,達安基因由此劃入廣州國資旗下。
主營IVD業務的達安基因,2022年公司凈利潤一度超過50億元。2023年開始,達安基因經營業績大幅下滑,當年公司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81億元、1.05億元,同比下降90.20%、98.07%,扣非凈利潤則虧損3.64億元。2024年,公司營收8.53億元,同比下降27.76%;歸母凈利潤虧損9.25億元。
從醫美到IVD,九州通和廣藥集團的收購,都旨在夯實、做強自身相關業務板塊。
2021年,九州通組建醫美事業部,公司醫美業務聚焦于醫美細分市場,提供醫美專屬藥品和耗材的采購服務。2025前三季度,公司醫美業務實現銷售收入9.04億元,同比增長45.84%,截至9月末,九州通合作的醫美服務機構超過1萬家,網絡覆蓋率近60%,醫美事業部的推廣網絡覆蓋全國14個一線省市。
九州通在相關公告中指出,如本次重整成功,公司將利用自身強大的醫藥供應鏈體系、高效的運營管理經驗、先進的數字化能力等優勢,深入開展與奧園美谷在美麗健康領域的合作與賦能,包括但不限于供應鏈整合服務、核心產品培育以及業務板塊融合等,從而進一步拓展美麗健康產業,延伸產業鏈發展,增強公司在美麗健康行業的綜合競爭力。
而對于廣藥集團而言,入主達安基因既著眼解決目標公司內部存在的問題,也是為廣藥自身業務開辟新的版圖。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自2020年廣州金控入主達安基因后,公司便陷入“金融派”與“技術派”的權力博弈,2025年董事會換屆后核心技術元老逐步退出,公司在液體活檢等關鍵領域逐漸落后于競爭對手。在此背景下,由深耕生物醫藥領域的廣藥集團主導經營,成為地方政府優化國資布局的明確選擇。廣藥集團在醫藥制造、健康產業及渠道網絡的深厚積累,有望與達安基因的IVD檢測業務形成“診斷+治療+健康管理”的產業鏈閉環。
從行業環境看,醫美與IVD板塊均已度過“最嚴”監管沖擊期。2025年6月出臺的美容整形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對101個市場調節價項目進行規范,客觀上為合規機構騰挪出更大定價空間;體外診斷集采雖持續推進,但價格已趨于底部,頭部企業份額集中趨勢明顯。手握足夠現金、擁有資源整合能力的玩家,入場“掃貨”也不失為一個好時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