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0-26 21:34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宋馥李
2025年10月25日,中華書局古聯公司成立十周年暨古籍智能化建設與應用高端論壇在中國國際出版交流中心召開。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宏在致辭時談到,古聯公司在10年間構建了百億余字古籍大數據,研發了國家級古籍數字化平臺,承擔了行業標準制定與人才培養任務。未來,希望古聯公司能貫徹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同時堅守“弘揚傳統,服務學術”的初心,推動古籍內容活化;加快AI技術應用,實現從數據資源到知識服務的跨越。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馮士新談到,古籍數字化是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系統性地挖掘、激活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之在當代煥發新生。古籍中優秀的內容特別是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進行創造性解釋和現代表達,可以使其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滋養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服務好學術研究。針對古籍整理研究的痛點和需求,我們仍然需要不斷創新,提供更高效的研究工具、更豐富的研究資源,助力學術研究和學術創新。
中國出版協會古籍出版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呂健談到,10年前的2015年,正是中國古籍出版行業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讓沉睡千年的典籍在互聯網時代活起來、傳下去是全行業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古聯公司建設的《中華經典古籍庫》匯聚了20余家專業古籍出版社資源,引領了行業協同發展,期待古聯公司將來能推動古籍數字資源“走出去”,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
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古委會)秘書長盧偉介紹了古聯公司與高校在共建數字人文實驗室、設立“古聯獎學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他同時披露,古委會40年來培養的古籍整理人才超1.1萬人,未來將與古聯公司深化AI時代的產學研合作。
中華書局古聯公司總經理洪濤在演講中提到,古聯公司10年來打造了涵蓋110億字的古籍大數據中心,制定了行業廣泛采用的古籍數字化標準體系,這些資源成為古聯公司最重要的數據資產,也在為后續訓練人工智能工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中華書局是以高質量古籍整理本圖書出版為核心的出版機構,而古聯公司作為中華書局延伸的數字出版機構,致力于古籍數字化整理工作,補充從古籍原典數據到古籍整理本數據之間的不足。從2016年組建“古籍數字化與知識工程重點實驗”至今,從最開始的自動標點到大語言模型等技術,古聯公司在數字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今年8月份上線的古籍數字化整理的項目,更是計劃利用未來10年的時間,打造涵蓋15億字的1萬種明代集部文獻的數字化整理項目。
2022年10月,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印發《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對加大古籍搶救保護力度、提高古籍整理研究能力、提升古籍整理出版水平、統籌古籍數字化建設等相關工作也進行了部署,中華書局古聯公司承擔了國家古籍數字化工程落地的具體工作。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