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7個月,國聯水產再次因信息披露違規受到監管部門處分。近日,國聯水產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以下簡稱“廣東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因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條例,廣東監管局決定對國聯水產、新余國通及國聯水產董事長、總經理李忠、財務總監樊春花、董事會秘書梁永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國聯水產就曾因信息披露違規收到廣東證監局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李忠、樊春花、梁永振收到被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拉長時間線來看,2020—2024年,國聯水產及相關高管也曾因信息披露違規4次收到監管函。
信息披露屢次違規的背后,國聯水產還深陷虧損泥潭。為扭轉自2019年以來持續虧損的業績,公司剝離上游養殖業務、大力押注預制菜業務,積極謀求轉型。不過,業內人士指出,國聯水產頻繁的信披違規暴露了其內部治理存在缺陷,而在預制菜領域的轉型困于產品缺乏差異化競爭力等多重因素,這都使得公司的自救之路愈發艱難。
信披多次違規
因信息披露違規,國聯水產近日收到廣東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
廣東證監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2024年9月至11月,國聯水產向第一大股東新余國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余國通”)提供借款,累計發生額780萬元。上述行為構成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對國聯水產的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截至2024年11月底資金占用余額已全部清償。國聯水產對前述事項未及時依法履行審議及信息披露義務,遲至2025年4月28日才在2024年年度報告中予以披露。
廣東證監局指出,公司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條例,對國聯水產、新余國通、李忠、樊春花、梁永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深圳證券交易所則對國聯水產、新余國通、李忠、樊春花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對梁永振采取出具監管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而7個月前,國聯水產才因為信息披露違規收到廣東證監局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在2025年4月,因2023年收入核算不準確、存貨跌價準備計提不充分、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不準確、固定資產減值不充分、內部控制不規范、前五大客戶情況披露不準確、內幕信息管理不規范,廣東證監局對國聯水產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并對李忠、樊春花、梁永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再向前追溯,2020—2024年,國聯水產及相關高管還曾因信息披露違規4次收到監管函。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頻繁信息披露違規反映出公司治理結構可能存在內控風險,尤其在財務報告、重大事項披露等關鍵環節缺乏合規意識與制度執行力。此外,監管處罰的累積效應將對公司聲譽和業務合作產生長期負面影響,金融機構、渠道商及戰略合作伙伴可能因合規風險而謹慎對待合作,特別是在預制菜這類高度依賴品牌信譽與供應鏈協同的賽道中,信譽受損將直接制約市場拓展。
就如何加強信披管理等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國聯水產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押注預制菜轉型
國聯水產創立于2001年,2010年在創業板掛牌上市,主營業務為水產食品的加工、研發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以預制菜品為主的精深加工類、初加工類及全球海產精選類。
財報顯示,國聯水產自2019年起陷入連續虧損的困境,2019—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64億元、-2.69億元、-1384萬元、-758萬元、-5.32億元、-7.4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國聯水產實現營收25.82億元,同比下降14.29%,歸母凈利潤為-7.99億元。
業績接連虧損之下,國聯水產也在謀求轉型,2022年,國聯水產開始剝離虧損的上游養殖業務,并大力發展預制菜業務,將產品結構向預制菜品為主的精深加工類轉型。國聯水產在水產食品品牌“龍霸”的基礎上,構建了面向C端的預制菜品牌“小霸龍”,目前公司的精深加工及預制菜品系列涵蓋牛蛙、風味魚、小龍蝦、快煮、裹粉、米面、調理、火鍋等多個品類。
出于當時預制菜賽道的火熱以及自身業務發展的看好,國聯水產還在2023年5月接受投資者調研時透露,“公司2025年預制菜營收目標為2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30%以上”。不過,財報顯示,2022—2023年,國聯水產分別銷售預制菜產品11.31億元、11.57億元,2024年上半年,預制菜銷售額為6.05億元。且自2024年半年報以來,國聯水產就未再披露過預制菜產品的銷售額。此外,國聯水產在2022年為擴大預制菜產能,重點推進的“國聯(益陽)食品有限公司水產品深加工擴建項目”與“廣東國美水產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廚房項目”已分別于今年4月和9月宣告終止,在公告中,公司將終止原因均指向了“預制菜市場繁榮度減退”。
在江瀚看來,國聯水產構建了“小霸龍”品牌并覆蓋多個預制菜品類,“大而全”但缺乏爆品,且不再披露預制菜業務具體銷售數據,這也側面反映其產品可能缺乏差異化競爭力。此外,國聯水產在C端還面臨安井食品、味知香等成熟預制菜企業及其品牌的擠壓,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而中央廚房項目作為預制菜業務的核心配套設施,其終止也將進一步制約預制菜業務的規?;l展。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