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面新聞記者 |黃華
11月初,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再度更新港股招股書。年內5月8日,該公司曾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6個月之后,企業尚未完成聆訊,更新招股書意味著其正持續沖擊港股IPO。自2023年起,英矽智能保持了一年一遞表的頻次。
11月12日,界面新聞記者向英矽智能詢問港股IPO相關動態。英矽智能表示,根據港交所要求,企業暫無法予以回應。
英矽智能是業內的明星公司,成立于2014年,標簽為“人工智能(AI)制藥”。據官網,該公司的投資者陣容強大,華平投資、啟明創投、藥明康德、禮來亞洲創投、藍湖資本、百度創投等皆在其中。
在新冠疫情期間,被AI挖出來的巴瑞替尼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與瑞德西韋聯用療法獲批,讓投資人看到了AI進入制藥行業的潛力。
隨后,全球范圍內不斷出現新成立的AI制藥公司。這其中也包括創始團隊來自Meta(此前名為Facebook)的Evolutionary Scale——一家主攻蛋白質設計模型,種子輪就收獲1.42億美元融資的獨角獸企業。不過,它在近期已并入扎克伯格夫婦創立的CZI機構,演繹了一段頂尖AI創業團隊被慈善科研巨頭收編的故事。
國內公司中,2024年6月,晶泰科技借東風掛牌港交所,而在全球資本市場遇冷后,它也成為了國內目前唯一一家成功上市的AI制藥公司。“AI制藥四小龍”中的劑泰科技于年內完成D輪融資,深度智耀則在去年10月完成C輪融資。另外,深勢科技也于去年10月,也就是“諾獎給到AI”的同一時期,斬獲第七輪融資。
但是,國內的AI制藥領域終是未能出現第二家企業接力敲鐘,這使得“頭部玩家”英矽智能的IPO成敗備受關注。如果企業成功上市,AI制藥敘事的可信度便多一分,但從其時至今日仍在反復遞表的動態來看,監管層恐已給出了答案。
英矽智能的先鋒性體現在,該公司是全球率先將基于自研AI平臺研發藥物推進至臨床試驗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截至目前,其核心資產Rentosertib(ISM001-055)——一款由AI發現和設計、計劃用于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的在研藥物,已在國內完成的IIa期臨床研究(GENESIS-IPF);今年4月,ISM001-055獲得藥品審評中心(CDE)突破性治療藥物認證。
另據最新版的招股書,藥品審評中心已確認,英矽智能可在2024年8月完成的IIa期研究取得積極結果后,開展III期臨床試驗。這意味著,如果英矽智能決定推進ISM001-055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這會是全球首款經AI發現設計并進入III期臨床的在研藥物。當然,ISM001-055是否推進III期臨床、能否完成III期臨床,尚無結論。
從另一方面看,ISM001-055的進度也意味著,成立十年、融資不少的英矽智能至今沒有一款在研藥物進入III期臨床階段。如果這只是一家創新藥企,這般速度多少有些差強人意,更不用說在近五年的中國創新藥領域內拔得頭籌。
對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IPO的功能之一是融資補血,尤其是沒有商業化藥物且需要巨額研發投入的創新藥企,英矽智能也在類似階段。不過,其現金儲備尚算穩健。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英矽智能的現金及等價物由去年末的1.26億美元增至2.13億美元,增長主要來源于今年上半年1.23億美元的E輪融資。按照企業2023年、2024年9000萬美元出頭的研發支出來估算,短期維持住穩健經營不算難事。
企業現金儲備情況 制圖:界面新聞記者 黃華
不過,如果英矽智能的在研藥物能順利推至III期臨床,其現金情況就可能面臨更多挑戰,這也體現了企業IPO的必要性。同時,現金儲備始終是制約初創公司發展的重要條件。
從英矽智能的應對來看,企業雖沒有來自藥物的商業化收入,但其擁有一系列商業授權收入和研發服務收入。比如,向Exelixis授權在研藥物ISM3091,向Stemline授權ISM5043以及尚未披露的在研藥物。在和Stemline的這兩項合作中,英矽智能獲得的首付款合計3200萬美元。另外,英矽智能的合作對象還包括復星、賽諾菲。
就商業授權這一模式而言,只有首付款才是真金白銀,它代表了被授權方對在研分子的認可程度,如若金額較小,也意味著合作伙伴當下的信心有限;另外,企業在后續能否得到里程碑付款的不確定性也較強,這也是這一模式的局限性。
另外,對于英矽智能而言,AI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但和十年前相比,如今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更加重視AI,產業內能提供AI+藥物開發業務的公司并不少,由Chat GPT、Deep Seek引爆的大模型熱潮進一步加速了前述趨勢。這意味著,如果英矽智能無法進一步提升企業技術能力,其生存壓力在進一步增大。
并且,在現有關于AI在藥物開發階段所起作用的研究中,研究呈現的結論普遍為,AI能加速藥物發現,加速臨床前階段,但對進入臨床試驗及后續階段無顯著影響,也無法提高臨床試驗成功率或是藥物批準數量。也就是,從更長遠的時間階段來看,AI的作用暫且有限。
從經營成績上看,英矽智能2024年的經營狀況在改善,不僅收入顯著增長,虧損也大幅改善。在2022年至2024期間,企業的營收從3010萬美元增長至8580萬美元;凈虧損從虧損2.22億美元收窄至虧損1710萬美元 。
企業業績情況 制圖:界面新聞記者 黃華
此外,眺遠咨詢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承遠在評價英矽智能IPO時還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港股18A情緒尚未回春,AI制藥領域內同期排隊的三家同賽道公司,兩家已轉道納斯達克,一家暫停融資,而流動性差、破發率高的特點,又使長線基金只敢看盈利確定性更高的消費醫療,沒有錨定訂單,保薦人不敢硬推,聆訊期自然一拖就廢。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