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云信云慈-博學經彩慈善信托、善本信托-云信-麥苗之舟004號慈善信托成功備案。隨著兩單新信托落地,我國慈善信托備案規模向百億元關口更進一步,力量持續匯聚壯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政策制度持續完善、信托公司戰略轉型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驅動了慈善信托的快速發展。未來,慈善信托發展前景可期,面對機遇與挑戰,仍需多方協同發力。
多因素驅動發展
云信云慈-博學經彩慈善信托和善本信托-云信-麥苗之舟004號慈善信托分別由昆明市慈善總會、昆明市西山區麥田公益發展中心發起設立,備案財產規模分別為10.2萬元、5萬元,期限均為1年。兩單慈善信托均由云南信托擔任受托人,信托目的均是用于支持與教育領域相關的各類公益慈善項目。
近年來,還有華寶信托、萬向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在慈善信托領域有所動作。例如,由華寶信托作為受托人設立的“北京運河基石慈善信托”于今年8月份成立,首期資金將專項補貼符合條件的北京地區特殊需要家庭設立不動產信托的契稅費用,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模式,推動信托制度向普惠民生領域延伸。
慈善中國官網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全國已備案的慈善信托數量達2625單,財產總規模約99.22億元,即將突破百億元大關。
萬向信托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慈善信托的快速發展,是政策、市場和社會需求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推動因素包括政策與法律持續完善、慈善理念的普及和升級、信托公司戰略轉型的內在驅動以及慈善信托自身的制度優勢等。”
具體來看,在政策方面,2023年,原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規范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以下簡稱“信托三分類新規”)確立公益慈善信托為信托公司業務三分類之一,今年9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修訂發布的《信托公司管理辦法》確認其信托公司主業屬性。在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員帥國讓看來,信托三分類新規等的落地為信托公司開展慈善信托業務奠定了制度基礎、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資管新規和回歸信托本源的監管指引下,信托公司積極尋求從傳統的通道和融資類業務向服務信托、公益慈善信托等本源業務轉型。大力發展慈善信托,有助于信托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萬向信托相關人士如是說。
慈善信托的發展也離不開其自身優勢。璟承聯合家辦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李建旭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慈善信托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一是借助信托法律架構,可保證慈善資產的獨立性;二是具有靈活性與定制化的優勢,可實現資源的精準投放,是傳統慈善的有效補充;三是效益精準可持續,通過“慈善本金+投資收益”的模式,可以實現慈善資產的自我“造血”。
機遇與挑戰并存
在業內人士看來,慈善信托未來發展空間廣闊,但機遇與挑戰并存,需要多方共同發力。
帥國讓表示:“公益慈善信托作為信托公司的本源業務之一,在促進慈善事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獨特優勢,同時慈善信托運作起來受到多方監管,更加公正、透明,其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萬向信托相關人士認為,慈善信托發展跨界合作空間大,信托公司可與基金會等慈善組織、專業咨詢服務機構等共建慈善生態圈,實現優勢互補。
在李建旭看來,當前慈善信托的發展迎來重要機遇期。首先,在政策支持下,慈善信托在共同富裕、鄉村振興、基層社區建設、應急救助體系等領域被賦予重要角色;其次,隨著信托行業轉型進入深水區,信托公司有動力去創新和推廣慈善信托業務,將其從“可選項”變為“必選項”;最后,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理念的發展使得企業家越來越注重其商業行為的社會價值,慈善信托是踐行ESG的絕佳工具。
不過,慈善信托的發展挑戰仍存,如稅收優惠落地難、專業人才存在缺口、社會認知度有待提高等問題。
“慈善信托要實現從百億元級到千億元級乃至更長遠的發展,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推動構建完善生態系統:政策層面進一步突破瓶頸、優化發展環境;行業層面提升專業水平、加強協作;市場層面加強培育生態、提高公眾參與度。”李建旭如是說。
萬向信托相關人士表示,面對機遇與挑戰,信托公司需要加強能力建設,打造專業團隊,并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綜合慈善服務,聯合慈善組織、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共同為客戶提供整體的慈善解決方案。同時,通過主動宣傳與溝通,以及透明的信息披露,加強慈善信托知識普及。此外,信托公司也可積極參與政策倡導,為推動慈善信托稅收優惠等關鍵政策的出臺提供建設性意見,共同優化行業發展環境。(文章來源證券日報:方凌晨)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