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家中國創新藥企抵達扭虧臨界點。
11月13日,諾誠健華(688428.SH/09969.HK)向市場拋出重磅信號:憑借強勁的商業化表現和策略性的對外授權交易,2025年全年將實現盈虧平衡,比原計劃整整提前兩年。
對任何一家Biotech而言,由投入依賴轉向自主造血扭虧都是企業跨越式發展的關鍵臨界點。在中國創新藥行業走過第一個十年之際,“盈虧平衡”是比“管線故事”更稀缺、更有力的價值證明。
擁有健康的經營現金流不僅意味著生存,更意味著掌握了將資金投入高價值研發管線的自主權。諾誠健華目前擁有超10條研發管線,多條管線處于三期臨床,自主造血形成的強勁現金流將助推在研分子更快走向商業化節點。
未來,諾誠健華的面貌會煥然一新,其價值錨點不僅僅在于“奧布替尼的故事”,更在于其扎實的商業化基礎、精明的全球化策略以及厚實的后續研發管線。
提前兩年扭虧
諾誠健華2025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總收入達到11.2億元,同比增長59.8%。
其核心造血機器——BTK抑制劑奧布替尼的增長尤為強勁。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上漲45.8%,達到10.1億元,這一數字已突破去年全年收入。這主要歸功于奧布替尼獨家適應癥邊緣區淋巴瘤(MZL)的不斷放量,以及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新適應癥的獲批上市。此前奧布替尼已有三項適應癥納入國家醫保,新適應癥納入醫保指日可待,持續確保其市場準入的深度和廣度。
在11月14日的業績會上,諾誠健華管理層基于前三季度的出色表現,將全年銷售指引上調至至少40%的同比增長。
更關鍵的數據是利潤。諾誠健華2025年前三季度虧損大幅縮窄74.8%,降至7000萬元。
財報明確指出,憑借強勁的收入增長、嚴格的費用管理和10月初的重磅對外授權交易,“2025全年實現盈虧平衡,提前兩年實現盈利目標”。這一步伐與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頭部創新藥企基本保持一致。
提前兌現的盈虧平衡承諾,是對其研發效率和商業化執行力的有力自證,對于成長期的創新藥企,盈利不僅僅是數字上的好看,更彰顯其運營能力。
2024年2月,諾誠健華曾更換首席商務官。最近兩年的商業化表現,也證明了其人才戰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財務數字,截至9月30日,諾誠健華持有現金及相關賬戶結余高達近77.6億元。充足的現金儲備配合即將實現的全年盈利,使得公司在戰略決策上擁有更高的主動權和靈活性,不需要為了續命而進行被動的低價融資或交易。
BD背后的國際化野心
如果說提前盈利體現了諾誠健華的堅實根基,那么2025年10月達成的超20億美元的BD交易,則充分展現了其在全球化和中長期發展上的深謀遠慮。
與業內常見的“缺錢才BD”不同,諾誠健華這筆交易不是為了BD而BD。作為一家家底殷實的創新藥企,諾誠健華此次BD的核心目標只有一個——加速奧布替尼的國際化進程。
創新藥是中國少有的剛站上全球化起點的行業,全球化意味著廣闊的市場、更高的利潤率。諾誠健華作為頭部創新藥企,通過借力納斯達克創新藥企Zenas出海,成功為全球化搭橋。
但中美兩個市場對這筆交易的評價明顯分化。中國資本市場的部分投資者在爭論Zenas是否是最佳合作伙伴、交易結構是否劃算,諾誠健華的股價在交易后未能明顯拉升。但在美國資本市場,Zenas的股價在交易后已經上漲40%。值得注意的是,Zenas的股價上漲也意味著諾誠健華收益上漲,諾誠健華在BD交易中獲得了Zenas的700萬股股份。
在交易宣布后的10月10日盤后,諾誠健華斥資約1200萬港元進行股份回購,以此表明管理層對該交易長期價值的高度信心。
Zenas雖然不是大型跨國藥企,但有其獨特優勢。一方面MNC管線眾多,授權產品往往難以獲得足夠的資源和優先級,而Zenas深耕自免領域,其創始人Lonnie Moulder領導的團隊在神經免疫和MS(多發性硬化)藥物開發方面擁有資深經驗,同時擁有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曾成功主導將TESARO以51億美元出售給GSK。
同時,Zenas資金彈藥充足,資產負債表健康,且接連完成了超4.7億美元的大額融資,擁有充足的資金來覆蓋奧布替尼全球三期臨床費用。
此外,Zenas的核心產品Obexelimab與奧布替尼在MS治療上能形成“雙劍合璧”的協同效應,共同搶占全球近300億美元的MS市場,從而確保了奧布替尼在Zenas內部的最高戰略優先級。
一個值得注意的信息是,11月10日,跨國藥企羅氏宣布其BTK抑制劑治療多發性硬化癥的三期臨床試驗達到了主要終點,這一消息預示著BTK抑制劑在自免領域的前景愈發明朗。
已構筑多重壁壘
長期以來,部分投資者對諾誠健華的印象停留在奧布替尼的單一故事線。實際上,諾誠健華已構建了奧布替尼之外的多重研發壁壘。
在血液腫瘤領域,除了奧布替尼已有的四項適應癥,CD19單抗坦昔妥單抗已于2025年9月全面商業化,已在20多個省份開出處方。
更具突破性的是新一代BCL2抑制劑Mesutoclax。該產品在BTK抑制劑難治的MCL(套細胞淋巴瘤)患者中展示了高達84.0%的總緩解率(ORR),為現有療法失敗的患者帶來希望。而其與奧布替尼聯合一線治療CLL/SLL的注冊性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年底完成入組,初步數據顯示ORR高達100%。強大的“奧布替尼+Mesutoclax”組合拳,將使諾誠健華在血液腫瘤領域的競爭力進一步穩固。
在自免領域,除了BD給Zenas的MS適應癥,諾誠健華在國內的布局同樣接近收獲期:
奧布替尼治療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的三期注冊臨床已完成,預計2026年上半年提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奧布替尼在自免領域的首個獲批適應癥;
奧布替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2b期臨床數據預計今年第四季度讀出。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影響多個器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病情反復發作且難以預測,全球有患者約800萬人,中國約有100萬人。奧布替尼是全球首個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二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療效的BTK抑制劑,若數據積極,其在全球自免領域的地位將進一步確立;
此外,兩款高選擇性口服TYK2抑制劑(Soficitinib和ICP-488)正高速推進三期臨床,分別瞄準特應性皮炎(AD)和銀屑病兩大潛力巨大的市場,預計年底完成患者入組。兩款分子的二期臨床試驗結果均已入選美國皮膚病學會年會重磅口頭報告。
公司還將在2026年推動五至七款臨床前分子提交新藥臨床試驗(IND),進一步充實惡性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研發管線,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正如諾誠健華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崔霽松在財報中所描繪的藍圖:“公司正進入到2.0快速發展階段,我們將推動五到六款創新藥獲批上市,三到四款產品全球化,研發出五到十款差異化臨床前分子。”從提前兩年實現盈虧平衡、擁有自主造血能力,到超20億美元輕資產出海戰略,再到梯隊分明的未來管線,諾誠健華的投資邏輯已從“單品爆發”轉向“多輪驅動”,隨著盈利能力兌現和后續管線價值的逐步釋放,這家公司的價值正待市場重估。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