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味品行業頭部企業天味食品(603317.SH)近日向港交所遞表,招股書援引咨詢機構調查稱,中國前五大復合調味品公司中,天味食品是近三年來收入增長最快的公司。然而,依靠對外收購助推業績增長的天味食品,目前已顯現增長乏力跡象。
持續收購推動外延式增長
總部位于四川成都的天味食品,主營火鍋調料、菜譜式調料、香腸臘肉調料等,旗下品牌包括“好人家”“大紅袍”“天車”“天味食品餐飲高端定制”“拾翠坊”“加點滋味”六大品牌。10月30日披露的港交所招股書稱,按2024年收入計,天味食品是中國第四大復合調味品公司,且是中國前五大復合調味品公司中收入增長最快的公司(2022-2024年)。
2024年,天味食品實現營收34.76億元,歸屬凈利潤為6.25億元,不過,營收凈利潤雙雙創上市以來新高的背后,是公司連續實施對外并購,以外延式增長推高公司業績。
2023年上半年,天味食品通過股權轉讓、增資入股的方式獲得四川食萃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食萃食品”)55%的股權,投資金額3.62億元。食萃食品主營餐飲調料,主要服務于連鎖餐飲、特色餐飲等B端客戶。食萃食品旗下擁有“拾翠坊”“面之大”“香呷呷”三大品牌,產品近90個品類,在淘寶、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上擁有11家線上店鋪,為全國超過10萬個餐飲終端門店提供服務。
收購食萃食品后,2024年11月,天味食品再次出手,通過全資子公司收購杭州加點滋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加點滋味”)63.84%的股權。2020年才成立的加點滋味,主營復合調味品,旗下有小館系列、輕食料理系列、風味湯底系列等品類,并打造出關東煮、壽喜燒、肉末麻婆豆腐等多個熱銷產品。
收購食萃食品、加點滋味,對于天味食品而言最直接的影響是營收的增長和線上渠道的擴張。
據天味食品此前披露,2020-2022年,食萃食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88.2萬元、6557.83萬元和8981.01萬元;2023年1-8月,食萃食品營收增長至1.09億元。2025年上半年,食萃食品實現營業收入激增至1.38億元,同比增長20.52%;凈利潤2366萬元。
而天味食品看中加點滋味,則源于該公司“擅長通過線上消費者洞察挖掘市場差異化需求”。2024年底加點滋味被收購后,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3億元,凈利潤708.11萬元。
上半年營收凈利雙降,大額商譽懸頂
盡管對外收購為天味食品帶來了一定的業績增量,但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凈利潤雙降,持續對外收購的形成的巨額商譽也埋下隱患。
據財報數據,2025上半年,天味食品實現營收13.91億元,同比下降5.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0億元,同比下降23.01%。前三季度,天味食品實現營業收入24.11億元,同比增長1.98%;歸母凈利潤3.92億元,同比下降9.3%,仍未扭轉凈利潤下滑態勢。
與此同時,2025年以來天味食品經營現金流凈額也大幅減少,上半年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為1.64億元,同比大降44.89%,而2024年同期約2.98億元。
收購食萃食品、加點滋味形成的大額商譽,對于天味食品業績也是不可忽視的隱患。尤其是高溢價收購的食萃食品,2023年時就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發問:“花3個多億的資金收購千萬級的食萃食品,食萃有什么法寶?”
2023年10月,天味食品在回復監管工作函時披露,食萃食品2022年實現凈利潤686.77萬元,收購對價5.66億元(含股權價值),對應本次交易估值的市盈率為82.4倍,系公司考慮了食萃食品在“互聯網渠道服務中小B端餐飲客戶”領域的頭部競爭地位、積累的優質客戶資源和控股權轉讓溢價,且食萃食品未來盈利能力相對良好,未來業績成長性可匹配當前估值水平。
基于前期的收購,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天味食品商譽期末余額達到4.1億元,對于前述兩筆收購,公司均表示,“相關資產持續經營能力良好,未計提商譽減值準備?!?/p>
當下,天味食品面臨一個增長放緩,但競爭者眾多的調味品市場。據勤策消費研究,中國調味品消費市場規模主要由企業客戶主導,2020年,市場規模受餐飲行業恐慌性囤貨而激增至2812億,但隨后回穩增長至2024年3106億,實際五年復合增速僅2.5%。
天味食品在招股書中也坦言,目前中國復合調味品行業參與者已超1000家,其中菜譜式調料與火鍋調料兩大細分賽道競爭者均超過500家。除全國性企業外,還有眾多區域品牌不斷爭奪市場,沖刺港股IPO的天味食品,未來能否繼續依靠并購推動業績持續增長,有待時間檢驗。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