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禮來和諾和諾德與美國政府達成GLP-1減肥藥大幅降價協議。根據上周公布的協議,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和醫療補助計劃(Medicaid)患者將能以每月245美元的標價獲得禮來Zepbound和諾和諾德Wegovy等GLP-1藥物,聯邦醫療保險患者自付費用僅為50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諾和諾德高管在新聞發布會現場暈倒的小插曲,難掩協議本身的行業地震級影響。這是美國聯邦醫保首次將肥胖癥減肥藥納入報銷,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等明星藥物價格斷崖式下跌,更將在全球范圍內重塑GLP-1藥物定價體系。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每經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協議通過“以價換量”模式首次將GLP-1類減肥藥納入美國聯邦醫保報銷范圍,標志著肥胖癥治療從“自費奢侈品”轉向“公共醫療可及品”,將重塑全球醫保對代謝類慢病藥物的覆蓋邏輯。此外,協議中設定的低價可能成為全球參考錨點,尤其對歐洲、加拿大等價格敏感市場形成下行壓力,迫使跨國藥企在全球范圍內重新談判定價策略,削弱其在高收入國家維持高價的能力。
記者就此采訪禮來、諾和諾德等企業,但截至發稿對方未回應。
GLP-1減肥藥在美國開啟普惠化支付
此次協議核心關注點,在于徹底改寫了肥胖癥藥物的支付規則。江瀚指出,這是肥胖癥治療從個人健康選擇向公共衛生議題轉變的標志性事件,代謝類慢病藥物的醫保覆蓋邊界被大幅拓寬。
而協議設定的價格錨點更具殺傷力。根據白宮公布的協議文本,在“川普大藥房”渠道,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價格將從每月1350美元降至平均350美元;禮來的替爾泊肽注射液和待監管審批的口服藥(Orforglipron),將從每月1086美元降至平均346美元。若未來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口服版司美格魯肽,或兩家公司的其他口服藥,定價將為每月150美元起。
另外,禮來和諾和諾德均承諾,未來所有在美國市場推出的新藥均保證“最惠國”(MFN)價格。這意味著企業要么接受全球價格普降,要么調整區域定價策略。在業內人士看來,協議影響力或將快速向其他國家擴散。
江瀚強調,協議引入“最惠國”條款,要求新藥在美國保持全球最低價,這將倒逼企業調整全球價格梯度體系,甚至可能引發發展中國家要求同步降價的連鎖反應。長遠看,這一政策范式或將推動GLP-1藥物從“專利壟斷溢價”向“公共衛生必需品”定位轉變,加速行業進入價值導向定價時代。
GLP-1市場從雙寡頭轉向多維競爭
在價格體系重塑背后,是GLP-1市場競爭邏輯發生深層分化。業內人士認為,過去禮來與諾和諾德二分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GLP-1市場從禮來與諾和諾德的雙寡頭壟斷階段邁入多維技術競爭新周期。
對于減肥藥未來的低價趨勢將如何重塑行業競爭格局,以及會對中小藥企的同類產品研發與市場準入造成何種沖擊?江瀚表示,盡管技術迭代重要,但在美國醫??貎r與全球仿制藥潛在威脅下,成本控制能力將成為長期勝負手,誰能以更低制造成本支撐低價策略并維持利潤,誰就能在“普惠化”趨勢中勝出。口服劑型、長效緩釋、雙/三靶點激動劑等差異化路徑正成為破局關鍵。
其中,口服GLP-1藥物因依從性優勢被視為“更大機會”。禮來待監管審批的口服藥(Orforglipron)已鎖定346美元/月的低價,其給藥便利性帶來的依從性優勢,被市場視為“比注射劑更大的機會”。
諾和諾德也宣布,將在美國額外投資100億美元,包括等到司美格魯肽口服藥獲批后,在美國當地進行生產。
相比之下,中小藥企在這場變革中處境艱難。江瀚指出,首先,低價的口服GLP-1定價大幅壓縮了市場預期利潤空間,使得缺乏規模效應的中小藥企難以通過高溢價回收研發成本,可能導致部分公司被迫放棄同類項目或尋求并購退出。
其次,禮來與諾和諾德憑借成熟產能、醫保準入通道及直銷渠道,已構筑“低價+廣覆蓋”護城河,中小藥企即便推出類似產品,也難以在價格、渠道和支付端與之抗衡,市場準入門檻被顯著抬高。
江瀚認為,長期來看,GLP-1領域將呈現“巨頭主導大眾市場、創新者深耕場景”的二元結構,單純模仿式創新將難以為繼。(甄素靜)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