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王在中國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明朗,同星巴克一樣,它選擇了一位足夠了解中國市場的合伙人。
11月10日,界面新聞自漢堡王中國獲悉,漢堡王母公司“餐飲品牌國際集團”(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Inc.,簡稱“RBI 集團”)宣布與中國私募機構CPE源峰資本達成合作,CPE源峰注入3.5億美元資金,與RBI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用于支持漢堡王餐廳在中國的門店擴張、市場營銷、菜單創新及運營能力提升。此番交易后,CPE源峰將持有漢堡王中國83%的股權,母公司RBI持17%股權。
據相關公告,雙方計劃把漢堡王在中國市場的門店規模從目前的約1250家,在10年內拓展至4000家以上,并實現可持續的同店增長。
該筆交易預計將于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具體時間依監管審批程序進展而定。
在此之前,關于漢堡王中國操盤權花落誰家的討論已持續數月。今年2月時RBI收回了漢堡王在中國的所有股權,結束了其最大特許經營商、同時也是此前漢堡王的在華特許經營商TFI集團(TAB Foods Investments)在中國長達13年的運營。當時的RBI便稱,他們要物色一個本地合作伙伴來繼續漢堡王在中國的生意。
與此事件同步發生的還有另一件外資消費公司的收購——星巴克中國,后者這位咖啡巨頭剛剛與本土私募機構博裕資本聯手。
界面新聞自一不愿具名的證券行業人士處獲悉,CPE源峰資本是與博裕資本一樣,具有較雄厚資源背景的投資機構。公開信息顯示,CPE源峰成立于2008年,管理基金規模超千億元。而就業務線上,它長期深耕消費,自創立初期至今在消費賽道上的投資金額累計約100億元,先后投資了蜜雪冰城、愛爾眼科、老鋪黃金、泡泡瑪特等多家知名公司。
就此角度看,CPE源峰將有可能為漢堡王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注入新的活力。
在中國市場,和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西式快餐同行相比,漢堡王無論在門店規模、增速上都差距較大——巨頭已經突破、或正在向萬店規模沖擊。除了規模之外,對這個行業來說,性價比、營銷、本土化與下沉都是這個賽道的參與者不斷比拼的功課。
要奪回勢能,漢堡王需要一位了解中國市場最新打法又足夠靈活的話事方。
漢堡王中國或許優先考慮在這些方面進行變革。
首先需要推進門店下沉。
漢堡王長期在一二線城市的深耕導致其直接面臨麥當勞、肯德基的競爭,而在下沉市場的缺席,一方面阻礙了其品牌認可度的傳播,同時也給了華萊士、塔斯汀等本土西式快餐品牌的超車機會。窄門數據顯示,眼下漢堡王超80%門店集中在二線城市及以上,對比來說,麥當勞已有約50%的門店落地在三至五線城市。
規模上的受限導致漢堡王單店及供應鏈成本可能高于其他西式快餐廳。一個表現是,去年漢堡王中國曾被媒體報道稱疑似有加盟商控訴其“9塊9”的促銷活動導致加盟店利潤薄弱,食材成本占比高達40%-50%。
而去年漢堡王中國亦啟動關閉效益不理想的門店行動,對照2024年底的1474家店,漢堡王關閉門店大約有170家,據RBI高管在業績會上的披露,關店標準是平均年銷售額不到30萬美元的店(約人民幣215萬元)。未來若加速下沉,可在強化品牌知名度的同時,攤薄這一部分的成本。
另外是供應鏈上的改造。
對比麥當勞、星巴克等企業,漢堡王在中國未有建設大型原料、物流等產業園區的消息披露。界面新聞自漢堡王官網看到,其供應鏈中如今本土化采購比例達97%,但若沒有產業園這樣的集中園區,可能意味著漢堡王的物流運輸、供應鏈等仍可能較分散,進而拉低效率。新股東入手后,或需要對此進行集中建設,例如自建或者與已投資的蜜雪冰城、海天味業等消費品企業的供應鏈協同。
還有數字化的進一步建設——2023年時漢堡王中國首席數字官張天曾在采訪中透露,盡管漢堡王在中國的數字化系統框架已相對完善,但仍缺乏足夠的人才,典型表現在,面對線上線下流量的差異,其技術團隊不懂如何合理配置與承接——用最簡單的場景來理解,即,有可能在線上流量爆發時,漢堡王中國的團隊不能及時地讓門店做出響應,而來自數字渠道的信息,也很難被解讀出來以優化門店服務與運營。
這種“遲鈍”進一步反映在漢堡王中國的營銷上。實際上,漢堡王近兩年已頻繁推出“9.9元”的套餐優惠活動,但對這類活動的營銷宣傳卻始終不及已本土化了的麥當勞、肯德基出圈。
CPE源峰資本重視投資標的的成長性,漢堡王中國也由此成為一個符合它需求的好項目。
10月末,這家投資機構在廣東舉辦了一場投資者年會,期間其CEO劉樂飛明確表示,CPE源峰眼下尋找的標的要求具備“質價比、國際化、真創新”三個特質。
界面新聞自CVSource投中數據看到,CPE源峰的過往投資項目橫跨金融支付、地產、消費、物流運輸等多個領域,換句話說,幾乎擁有漢堡王中國需要的所有資源支持。
相關信息顯示,CPE源峰曾投資過的地產公司包括鴻坤偉業,福州華潤置地房地產、北京漢斯京盛,嘉源京大房地產,這些公司的業務涉及住宅、商場及辦公樓,為漢堡王中國此后的門店拓展奠定良好的選址基礎。
從運營經驗上,CPE源峰的投資邏輯顯然更傾向于相應賽道內的“新消費”品牌,并有可能將這些品牌的運營與市場觀察經驗給到漢堡王中國參考。該機構對象征情緒價值的泡泡瑪特、頭部護養賽道內發展較為強勁的絲域養發的投資,均彰顯這一可能。
同時,CPE源峰對海天味業、蜜雪冰城、三頓半、元氣森林等零售消費品牌的經驗,有可能進一步打通未來漢堡王中國的供應鏈,為更高效的門店資源供應服務。
就西式快餐廳而言,漢堡王的品牌聲譽以及高標準的餐廳制作模式仍讓它具備潛力。
其標志性的牛肉漢堡在眼下的消費環境中,同樣具有較雞肉漢堡的低脂差異化。此外,就目前的管理團隊來說,漢堡王中國已在加速本土化。今年6月至今已有4位來自百勝中國、麥當勞中國、星巴克的高管入職漢堡王中國,分別擔任其副首席執行官兼首席供應鏈官、首席變革官、首席運營官等職位。這些都為漢堡王中國今后的發力奠定基礎。
在CPE源峰的助力下,在十年內將漢堡王中國的門店擴張至眼下的3倍也并非不可能。“重要的是投資機構要為企業選出合適的職業經理人。”上述證券行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
CPE源峰同樣在公告里表明,它將在投資后為漢堡王中國全面賦能,重點覆蓋產品升級迭代、品牌營銷升級、線下門店拓展、線上渠道重構、數字化體系建設及財務優化等關鍵運營環節,助力其實現跨越式成長。
據RBI集團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財報會議上透露,今年的漢堡王在中國市場業績成效較預期有所提升,第三季度的同店銷售額增長了10.5%。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十年內門店突破4000家算是一個相對保守的目標,在連鎖西式快餐廳規模競賽的眼下,這個目標同樣為十年后的漢堡王中國業績增添不確定性。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