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維他奶國際(VITASOY INT'L)披露的2025/2026財年上半年業績公告顯示,在中期財務期間錄得收入為32.2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收入減少主要受市場疲弱影響,在植物奶競爭加劇、現制茶飲分食下,維他奶國際重回增長仍面臨挑戰。
降價策略
報告期內,維他奶國際來自中國內地的收益和凈利潤雙雙下滑,收益下降9.19%至17.78億港元,凈利潤下降12.45%至1.92億港元。中國內地市場的收益在維他奶國際整體收益中的占比約55%,凈利潤占比63.07%。
同時,由于實施成本優化措施抵消了銷售額的下降,中國內地業務于中期財務期間將經營利潤率維持在11%。
財報顯示,在中國內地業務方面,維他奶集團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傳統零售渠道收入收縮。在植物奶及茶類產品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維他奶國際推出維他鴨屎香檸檬茶等創新產品,以提升在即飲茶類別中的市場份額。
此前2025財年下半年,維他檸檬茶還嘗試在內地降價約10%—15%,以應對行業“價格戰”。此次降價已具備競爭力,并取得市場份額的增長。
在業績說明會上,維他奶行政總裁陸博濤(Roberto Guidetti)指出,內地飲品市場仍然有增長空間,集團將持續在地域和渠道兩方面持續擴張,例如在華南、華東和華中以外的市場進一步加強滲透。
壓力尚存
財報顯示,維他奶國際在中國香港業務(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出口)也面臨較大增長壓力。
具體來看,中國香港業務收入下降4%,主要由于維他奶國際旗下維他天地業務、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出口美國業務表現疲軟。因臺風季節期間,頻繁的惡劣天氣狀況導致中期財務期間的上課天數減少,對維他天地業務造成負面影響。澳門特別行政區零售市場疲軟使得銷量下降,集團現正采取新的商業策略以應對挑戰。
盡管如此,維他奶國際也表現出韌性,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飲品業務繼續鞏固其在非酒精飲品市場的領導地位。維他奶低糖白桃豆奶及維他鴨屎香檸檬茶等新產品上市,加上維他0糖檸檬茶及氣泡系列持續暢銷,以及維他無糖茶的穩固市場地位,均穩固了公司在該等品類中的領先地位。
維他奶執行主席羅友禮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外部宏觀及競爭環境瞬息萬變,中國香港業務將于財政年度下半年加快增長,而澳洲及新西蘭以及新加坡的業務將致力加快增長并進一步減少經營虧損。盡管面對短期挑戰,公司對持續擴大規模的長期潛力充滿信心”。
近年來,維他奶從“國民飲料”一步步走向“失寵”。2022年,海關總署發布的2022年4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共339批次進口食品被拒入境,其中就包括13批次維他奶旗下飲料。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2017年,維他奶旗下多個產品多次因超范圍使用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泛酸,超保質期,標簽不合格等原因未被批準入境;2020年,維他奶旗下共11批次商品,再次因超范圍使用營養強化劑泛酸鈣及標簽不合格等被拒絕入境;2021年,維他奶累計有27批次飲品被海關拒絕入境,原因仍然是超范圍使用營養強化劑泛酸鈣、D-泛酸鈣不合格等。
維他奶的競爭壓力同樣不可小覷。一方面,蒙牛、伊利、達利食品等企業紛紛推出豆奶產品,加劇市場競爭。另一方面,無糖茶的爆發及現制茶飲品牌的崛起,對維他檸檬茶形成替代效應,分食了部分市場。再加上社交電商、會員店、零食量販等新興渠道興起,維他奶國際依賴的傳統零售網絡面臨挑戰。為迎合當下健康化的消費趨勢,維他奶國際計劃在2030/2031財年將低糖或無添加糖產品占比提升至80%。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維他奶這兩年整體在做降本增效,如一些有效網點的加持以及必要的促銷。在營收下滑的節點,雖然維他奶已經失去了全國化的紅利,但也保證了利潤。未來精耕長江以南,包括廣東、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甚至開辟東南亞市場,還是很有機會的”。
對于如何平衡傳統渠道與全渠道增長的關系、提升低糖或無添加糖產品占比的具體實施路徑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郵件向維他奶國際發出采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