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資金入市又邁出新步伐。近日,陽光保險發布公告稱,陽光恒益(青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陽光恒益私募”)(作為基金管理人)、陽光人壽(作為基金份額持有人)及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行(作為基金托管人)已簽署基金合同。這意味著陽光人壽擬出資200億元參與投資的試點基金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
截至11月20日,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險資系私募成立。用益信托數據顯示,10月權益類信托產品發行數量環比增超50%。用業內人士的話來說,機構資金持續入市的中長期趨勢將成為A股和港股結構性行情的重要支撐,權益資產的配置價值會愈發凸顯。
保險資金整裝待發
陽光保險近日發布公告稱,今年9月8日,基金管理人陽光恒益私募已完成工商注冊。11月17日,陽光恒益私募與作為基金份額持有人的陽光人壽、作為基金托管人的招商銀行青島分行簽署基金合同,并將盡快辦理試點基金的備案手續。
今年5月,陽光保險發布公告稱,子公司陽光資產擬發起設立全資子公司陽光恒益私募作為基金管理人,并由陽光恒益私募發起設立陽光和遠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子公司陽光人壽擬出資200億元投資該基金,占基金發售份額的100%。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信息顯示,陽光恒益私募于10月31日完成備案登記。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陽光保險,今年以來有多家保險企業設立私募基金公司,如泰康保險旗下的泰康穩行(武漢)私募、中國太保旗下的太保致遠(上海)私募、中國平安旗下的恒毅持盈(深圳)私募、中國人保旗下的人保啟元惠眾(北京)私募等。
滬上一位私募研究員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坦言,今年以來險資加速布局權益資產,不僅是因為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的持續推進,還緣于無風險利率下行背景下機構資產重新配置。
信托資金加速涌入證券市場
除了險資,信托資金今年也不斷投資權益市場。
用益信托數據顯示,10月標品信托發行結構呈現明顯分化,固收類產品發行數量環比下降1.92%,呈現收縮態勢,而權益類標品發行數量環比增長55.56%。
用益信托研究員楊桃分析稱:“今年以來A股結構性行情持續演繹,權益資產吸引力在資金端有所提升。與此同時,信托公司逐步重視權益類標品業務的布局,因此權益類標品信托產品在發行端逐步熱鬧起來。”
上證報記者采訪多位信托業標品業務負責人獲悉,今年以來“固收+”產品成為信托公司發力的重點業務,在無風險收益率下行的過程中,信托公司逐步增配REITs、可轉債、黃金ETF等資產。
華東某信托公司固定收益部負責人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他管理的信托計劃投資組合涵蓋了可轉債、黃金、股票等多類資產。談及后續的配置思路,他表示,隨著無風險收益率不斷下行以及經濟穩步復蘇,權益資產性價比凸顯,“進可攻,退可守”的可轉債值得關注。
權益資產性價比凸顯
機構資金持續入場的情況下,基金經理普遍對權益市場的中長期走勢預期積極。
“此輪權益資產的行情是由機構和居民資產重新配置推動的,具備中長期走強的基礎。”滬上某老牌百億級私募董事長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稱。他認為,伴隨著無風險收益率逐步下行,機構和居民正在系統性增配權益資產,尤其是疊加中國優勢產業的高速發展、政策端不斷釋放的積極信號,A股和港股的結構性行情可能階段性震蕩,但絕對不會是“一輪游”。
華安基金基金經理王斌也看好權益市場的中長期機會。他近日發布觀點稱,當前A股市場成交活躍,量能保持較高水平,這表明市場情緒相對較樂觀。與此同時,長期資金入市步伐加快,形成了市場較好的托底力量,符合產業趨勢、成長性與估值匹配的公司將持續創造超額收益。(上海證券報 作者:胡堯 記者 馬嘉悅)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