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緯37°,黃河三角洲腹地,這里日照充足,黃河奔流千年沖積而成的沃土深厚肥沃,水土光熱條件優越,自古便是小麥生長的黃金地帶。
11月,齊魯大地廣袤田野已完成秋播,靜待來年麥苗拔節生長。這里,孕育著全國鏈條最長、體系最完整的小麥全產業鏈。
這一鏈條的起點,是一粒優質種子;終點,是千家萬戶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在山東濱州,小麥不再只是“口糧”,更成為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原料——從田間到車間,從原糧到精深加工,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讓“土里刨食”變為“土里生金”。

在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下稱:“中裕食品”)的產業布局中,“新質生產力”正從一粒麥子中發展壯大。該企業自主選育的“裕田麥126”等優質專用品種,不再僅僅用于磨面做饅頭,而是瞄準更高目標——從小麥加工副產物中提取功能性成分“阿拉伯木聚糖”,廣泛應用于健康食品和醫藥領域。
這一轉變背后,是長達十余年的育種攻關,以及農業銀行授信幫助中裕建設的優質小麥精深加工項目的成果,正是持續的研發投入與產業鏈延伸,讓普通小麥在縣域沃土上長出了科技含量和市場價值。
這樣的探索,正在廣袤縣域大地悄然鋪展。
在山東日照,五征集團自主研發的混合動力大馬力拖拉機,搭載國內首創的電驅CVT無級變速系統,讓重負荷耕作更高效、更節能;在安徽蒙城,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拖拉機牽引播種機,在田野間精準將種子播入土壤;在貴州貴陽,智能化的種子加工設備在車間內高速運轉,將水稻原種制成一袋袋可溯源的種子產品。
無論是突破“一粒種子”的基因密碼,還是攻關“農業裝備”的智能技術,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每一步前行,都離不開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要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金融就必須主動跨前一步。
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領軍銀行,農業銀行聚焦農業科技攻關和產業升級中的長期投入需求,創新推出“科技e貸”“農機貸”等專屬金融產品,將信貸活水精準滴灌到農業新質生產力培育的關鍵環節。
從一粒麥到一條鏈,從一塊田到一片業,縣域農業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生長,正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成色更足。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