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建緣/文
隨著中國已形成全球范圍內門類最為齊全、鏈條最為完整的AI產業體系。從工業制造到服務場景、從單一功能到具身智能(embodied AI)。中國市場的“政策指引 +產業落地”,為 AI應用提供了 “快速迭代,落地驗證,反向優化”的閉環。AI與連接,正在重構終端、重塑體驗,開啟全新的智能時代。中國,依然是這個時代最活躍的創新實踐基地。推動在華跨國公司擴大投資,與中國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AI時代的新興商業模式。
AI 引領
第八屆進博會期間,松下發布了中國AI戰略,提出“兩端賦能”核心戰略,從應用層到產業層全鏈條價值布局——一端聚焦用戶場景,以搭載AI技術的智能家電、空間、服務等融入生活、生產場景,為用戶提供便捷、智能的解決方案;另一端深耕AI產業基建,為AI算力關鍵設備提供核心元器件、材料及配套設備。成為AI應用的構建者和推動產業發展的共建者——在中國市場實現 “制造中心”向“創新中心”的轉變。

松下展出的全球首創的四筒全熱泵洗烘護一體機Alpha G5,通過AI算法實時識別衣物材質、分析污漬成分,匹配洗烘參數,由AI快速聯動四筒調整運行狀態,用戶憑借自然語音即可下達全流程洗護指令。這些創新成果的背后,是松下在中國構建的強大本土研發體系。松下電器軟件開發(大連)有限公司是集團海外最大研發中心,提供AI大語言模型(LLM)解決方案,其自主研發的小型語言模型(SLM)更實現毫秒級響應與離線穩定運行。
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表示:“中國對松下而言,不僅是制造大國,也是消費大國、工程師大國和創新大國。我們希望在中國市場培育出AI時代的創新產品。”
在企業級市場,為把握生成式AI服務器等新興市場機遇,松下持續加大電子材料工廠的投資布局。2023年9月,松下電子材料(廣州)第四工廠投產,投資7.9億元,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聚焦5G電子材料。投產后總產能提升1.35倍。松下電子材料(蘇州)新項目于2024年10月開工,投資6億元,將建5萬平方米智能綠色工廠,生產集成電路新材料,滿足半導體等領域需求。松下電子材料(上海)新工廠也已經于2025年9月動工,投資1.2億元,將完善區域內半導體材料供應鏈,投產后將實現產值翻倍。
“我們的目標是將中國AI的技術應用在核心業務的轉型,通過AI來革新業務,磨煉產品,加速研發進度。希望松下中國的團隊走在最前面,拉動整個松下集團的AI戰略。”本間哲朗說。目前,松下正嘗試在保護自身知識產權的情況下,與中國大模型企業合作。
全球電梯行業的龍頭企業奧的斯同樣將中國作為引領行業革新的重要市場。第八屆進博會期間,奧的斯發布多款新品,包括奧的斯Gen3TM Comfort智能電梯、超級轎廂升級版Smart Cab II以及奧的斯巡檢具身智能體(AI Inspection Robot)。
奧的斯巡檢具身智能體,能夠自主檢測電梯潛在隱患,并通過預防性警報降低安全風險。當該智能體與物聯網平臺Otis ONE?系統協同運作時,電梯安全模式將實現從被動響應到技術驅動的主動防護體系的根本轉變。借助奧的斯AI智能管家,電梯管理者和維保人員可實時交互,無縫獲取電梯狀態與管理信息,顯著提升運營效率和管理透明度。
中國是全球電梯安裝量最多的國家。2024年,中國在運營電梯數量超過1,100萬臺,其中約130萬部已服役超過15年,蘊藏著巨大的更新潛力。與此同時,城市化、數字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基礎設施更新,城市正在朝更宜居、可持續、無障礙和更高效的方向發展。奧的斯全球公司主席、首席執行官兼總裁Judy Marks朱蒂表示:“奧的斯正加速人工智能研發,持續提升電梯安全保護與用戶體驗。中國是奧的斯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電梯現代化更新和維保需求巨大。奧的斯致力于在中國高質量發展進程中貢獻力量。”
在AI時代,中國的產業鏈優勢、場景潛力與政策支持,將與跨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深度融合,形成驅動創新的生態合作機制,共同定義全球 AI 產業的未來。
AI生態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已超9000億元,同比增長24%。截至2025年9月,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5300家,全球占比達到15%,形成覆蓋基礎底座、模型框架、行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與此同時,中國正逐漸從一個技術消費國轉型為技術生產和輸出國,中國企業正在5G和人工智能的驅動下進入下一個黃金時代。
即便地緣政治帶來的經貿摩擦帶來了不確定性。但中國市場對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創新型市場。
第八屆進博會期間,高通攜手產業伙伴展示了12款搭載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的中國手機廠商旗艦新品——這是最新一代“驍龍旗艦手機全家福”首次在國內大型線下展會集中展出。除了智能手機,高通與中國智能產業的合作也斷延展至AI PC和智能汽車領域。

本次高通展出的定制版宇樹人形機器人G1Q,搭載的高通躍龍?IQ9系列處理器,采用硬實時系統設計,將通信延遲精準控制在毫秒級別,同時結合3D激光雷達與IMU慣性測量單元,可實現關節動作的微秒級動態調整。G1Q支持多模態大模型部署,又能實現復雜環境下的實時數據交互,適配工業協同、多機調度、跨境協作等多元場景;高通與奇瑞捷途攜手,基于驍龍數字底盤,縱橫G700車型打造成一個移動智能空間,支持多屏聯動、復雜圖形處理和AI功能。
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成為新一代技術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不僅改變了應用場景,更重塑人機交互的范式,成為新的用戶界面,用戶體驗向‘智能體’為中心的時代邁進。”9月,高通聯合中國的電信運營商、終端廠商、大模型企業等眾多合作伙伴,啟動“AI加速計劃”。將智能體AI體驗引入各類終端,賦能全新AI功能,并與開發者深度合作,推動AI規模化落地。同時高通已啟動6G研發,預計最早在2028年進行商用部署。
作為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場,中國擁有超過470萬座5G基站和約11.67億5G用戶。近期中國政府提出“人工智能+”行動計劃,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千行百業。也為在華跨國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作為為全程參與中國從1G到5G建設的跨國通信設備企業,愛立信也連續第八年亮相進博會。愛立信中國區總裁方迎表示:“愛立信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有130多年了。今年恰逢中瑞建交75周年。作為兩國友誼的見證者,愛立信希望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依托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在華業務合作,為中國的運營商合作伙伴提供了愛立信的獨特價值。”
第八屆進博會期間,愛立信展出了一系列全球范圍內基于差異化連接服務的用例(目前,相關應用已達80余個,涵蓋B to C、B to B、B to B to C等多種業務模式)及AI與網絡深度融合的創新成果演示。包括愛立信硅芯科技賦能的高性能硬件、分布式AI單元基站智能板,以及聚焦于高端制造業的5G專網用例。

愛立信在中國的生產的5G產品不僅供應中國市場,也出口至其他國家;專業的服務團隊既服務中國運營商,也為全球運營商提供支持。今年年初的巴展上,愛立信展示了一項功能:當用戶使用OPPO手機發現APP出現卡頓現象時,可通過一鍵操作選擇付費優化,支付完成后便能立即獲得專屬網絡通道,網絡使用體驗也會隨之快速提升。目前,OPPO正與全球范圍內的多家運營商洽談該功能的落地事宜。
愛立信近期發布的《全球移動基礎設施成熟度報告》顯示,中國的網絡排名位居全球第一。但網絡能力開發、消費者價值變現,以及5G與各行各業、AI等領域的融合發展方面,目前仍面臨一些挑戰。對此,愛立信東北亞區副總裁吳立東表示,“愛立信在中國規模龐大的研發團隊,正依托中國優質的系統平臺與完善的本土產業鏈,開展兼具本土特色與全球視野的研發工作,尤其是核心技術的突破與創新。帶動中國合作伙伴走向國際舞臺,實現從規模領先到價值引領。這是一個轉化的過程,也是愛立信希望在中國發展的一個方向。”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