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靖因藥業(Sirius Therapeutics)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高盛、海通國際及匯豐擔任聯席保薦人。該企業2021年成立,僅成立四年,是一家較為年輕的創新藥企。
靖因藥業致力于siRNA(小干擾RNA)療法開發,不過目前仍處于臨床階段,尚無營業收入。根據招股書,2023年、2024年,該公司凈虧損分別為3.09億元、3.42億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3446.1萬元。靖因藥業稱,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從2024年上半年的450萬元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44億元,主要歸因于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收益增加了1.4億元,反映了公司與CRISPR合作獲得首付款項時收到的CRISPR股份的公允價值變動。
騰訊是靖因藥業的投資方之一,這是騰訊不多見的直接投資于創新藥企的項目。此外,該公司2023年10月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資,2025年5月完成近5000萬美元B2輪融資,投后估值為2.53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博遠資本、奧博資本、泓元資本、漢康資本等。有業內觀點認為,作為一家尚無產品上市的初創藥企而言估值已屬不低。
2018年之后,美國Alnylam公司研發的首款siRNA藥物Onpattro獲批上市,標志著其從概念走向現實,證明了其臨床應用的可行性。此后,多款siRNA藥物相繼成功上市,目前,全球主要市場已有7款siRNA產品獲批上市。雖然沒有ADC、GPL-1等藥物般火熱,但siRNA所屬的小核酸藥物發展增長勢頭依然良好,這也是該公司能吸引眾多投資人的最關鍵因素。
據招股書,靖因藥業的主要產品資產包括SRSD107、SRSD216、SRSD384等。
核心產品SRSD107是一款靶向凝血因子XI(FXI)的siRNA藥物,旨在治療靜脈血栓栓塞(VTE)等凝血功能障礙疾病。該產品目前正處于歐洲II期多中心臨床試驗階段,并計劃在中國及澳大利亞/新西蘭啟動另一項II期試驗。
今年5月,靖因藥業與CRISPR Therapeutics(以下簡稱“CRISPR”)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擬按50:50的比例共同承擔成本和分享全球范圍內的利潤,以推進靖因藥業新一代長效siRNA療法SRSD107的開發與商業化,其中包括基于雙方共同研究計劃所提供的研發資金支援。
根據合作協議,靖因藥業可獲得CRISPR支付的9500萬美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作為首付款,并有資格獲得超8億美元的預付款和里程碑付款,潛在總付款超8.95億美元(約合64.585億元)。
另外兩款產品,SRSD216是一種針對心臟代謝疾病的潛在同類最佳靶向Lp(a)的siRNA,在中國和美國處于第IIa期試驗階段;SRSD384為一種針對肥胖癥的靶向INHBE候選藥物,正推進至新藥臨床試驗申請階段。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合作帶來了資源和資金,但也意味著公司的進展部分依賴于合作伙伴。此外,siRNA并非藍海賽道,全球范圍內有諾華、賽諾菲等制藥巨頭以及眾多生物技術公司在此領域布局。公司每個核心產品也面臨來自同靶點不同候選藥物的競爭。
細化到核心產品SRSD107所處的FXI抑制劑靶向siRNA療法賽道,靖因藥業也面臨多款不同產品的競速。IONIS-XIRX和Fesomersen是兩款反義寡核苷酸(ASO),雖然并非siRNA,但兩者同屬于RNA靶向療法,作用機制相似,上述兩款主要產品目前正處于臨床試驗階段。
此外,根據招股書,全球只有四個靶向XI的siRNA藥物在研管線,靖因藥業的SRSD107進度第二,僅次于瑞博生物。2024年5月29日,瑞博生物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靶向FXI的抗血栓siRNA藥物RBD4059于近日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II期臨床試驗許可。
未來,靖因藥業能否在技術、產品等方面占據長久優勢,與CRISPR等伙伴的合作效益有多大,核心產品何時實現商業化突圍,都還存在變數。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2024年研發開支分別為人民幣2.33億元、人民幣2.13億元。雖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研發開支下降31.3%,但未來推進產品臨床開發仍需大量資金。對于研發支出的下降,靖因藥業解釋稱,這與公司管線開發安排相關,根據該安排,公司在2024年就SRSD107的一期試驗以及SRSD216的臨床前研究產生了大量開支。
不過,也有投資者認為,這種階段性下降或是為了配合IPO優化報表,隨著管線臨床研究持續推進,研發開支只會更大,IPO以及建立戰略合作的緊迫性由此凸顯。(藍鯨新聞 記者 屠俊)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