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金融是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將做好“科技金融”放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首位,賦予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歷史使命。近年來,北京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引領,推動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創新企業。
高地的穩固,首先要解決好企業的融資難題。科創企業普遍具有輕資產、高研發投入、高風險的特點,傳統融資模式下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針對這一痛點,北京近年來推出一系列科創金融政策,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創業投資、銀行信貸、上市融資等多方式全鏈條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支撐首都科技創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與服務體系。在金融管理部門的引導下,金融機構紛紛加大對科技型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力度。
金融創新的深度,決定了科技創新的廣度。“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各項創新走在全國前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朱衍生說,去年以來,金融監管總局出臺一系列重要舉措推動科技金融發展,包括推動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科技企業并購貸款和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四項試點,引導銀行保險機構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在這一背景下,《北京市關于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近日正式出臺,從創業投資、貨幣信貸、資本市場、科技保險、財政引導等8個方面,提出20條政策舉措。《實施方案》以加快建設完善首都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為核心,提出到2027年底,科技創新領域引入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等在京新設基金規模力爭超萬億元;科技貸款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分別突破5.5萬億元和2.5萬億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和全市各項貸款增速。
與此同時,北京金融監管局引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探索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困境的實現路徑。依托中關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所推出的多項“中關村版”試點業務有效發揮了試點突破和壓力測試作用,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市場反響積極。
在市場層面,北京正通過多層次平臺激活創新金融生態。本屆金融街論壇年會在緊扣金融“五篇大文章”分別設置相關議題活動的基礎上,特別設置2場民營經濟發展議題活動,邀請民營企業代表參會。年會期間還舉辦系列投融資對接活動,為企業提供路演展示、金融對接平臺,積極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為吸引耐心資本支持科創,政府投資基金的撬動作用至關重要。北京市西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劉梅英說,過去一年來,北京金融街現代金融體系日益完善,服務國家金融改革發展能力更加突出。新引進國內外金融機構24家,注冊資本金1002.7億元,平均每家41.8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為國家金融改革衍生的重要機構。今年9月份,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為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發展設立的專項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均落戶金融街。
“目前,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超過270家,總市值突破9000億元,有效發揮了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作用。”劉梅英說,以北京證券交易所為核心的金融生態圈加快形成,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投資機構、實體企業和中介服務機構參與其中,多元化金融機構體系持續完善。今年前9個月,北京市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11家。聚焦科技企業融資和發展需求,北京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并購重組、做優做強。
來源:經濟日報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