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在債券市場趨勢上行過程中,經歷了幾輪明顯的波動。如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間,在地產融資政策轉向、資金面收斂等因素影響下,債市收益率上行,債券市場經歷了“贖回潮”。2023年8月至10月,債券市場因基本面邊際向好、資金面收緊及寬地產政策共同作用,債券市場出現回調。最近的是2024年“924”行情開啟,股票市場大幅上行,理財“預防性”贖回基金,基金負債端壓力傳導至資產端,導致債券出現急跌行情。
事實上,A股市場在過去三年也經歷了明顯的風格轉換。從2022年初到2024年9月,A股市場整體呈現外資流出,公募基金權益規模萎縮,滬指一度跌破2700點整數關。2024年9月下旬,一系列強有力的利好政策推動下,A股迎來牛熊轉換。從9月24日到9月30日,滬指從2700迅速升至3300點上方。截至2025年9月29日,滬深300指數相比2024年“924”行情啟動時上漲43.8%,但其市盈率上升幅度大幅高于EPS凈貢獻,呈現典型的估值驅動特征。
過去三年中,股債兩市常在“蹺蹺板”和“雙牛”等走勢之間切換。例如2024年“924”行情期間,股市快速上漲,而債券市場則面臨調整壓力。
目前來看,經過多年的趨勢性上漲,債券資產到期收益率已處于低位,同時,今年以來波動性明顯提高,權益市場經過一年的估值修復,近一個月波動率上升,這種特征使得單一資產投資難度加大,凸顯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固收+”產品是以債券等固定收益資產為主要配置,同時增加少量權益資產如股票、可轉債等以增強收益的產品,它本質上是一種通過大類資產配置實現穩健增值的策略。依據權益倉位不同,大致可分為不同風險等級:權益倉位10%-20%的中波固收+;權益倉位不低于20%的高波固收+。
展望后市,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傳統經濟周期偏弱,總量經濟彈性不大,但科技、制造、創新藥、出口、消費等行業長期存在發展空間。宏觀經濟政策把穩定金融資產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部分成長性行業未來長期存在結構性行情。
從資產配置角度,我們認為,中長期房地產已不是居民最優質的配置資產,金融資產配置是居民更為重要的資產配置途徑,無風險利率仍處于較低區間,短期難以趨勢性反彈,票息類資產,未來體現出票息偏低、波動不小的格局,單一資產的配置難以長期獲取穩健且較好的收益。
因此,固收+產品要做到精細化管理,對于控制波動和獲取超額收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提供策略穩定、風險收益匹配、不隨意飄移的固收+產品序列,并在單個產品中各自的資產配置框架下,堅持在股票和債券資產中挑選勝率較高的個券和個股,力爭長期實現穩健的復利效果,是基金經理一直堅持和努力的方向。
農銀匯理基金固收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 劉莎莎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