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0-17 20:52

經濟觀察報記者 鄒永勤
2025年10月16日,深圳市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045.SZ,下稱“深紡織A”)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深圳市盛波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盛波光電”)擬在深圳市坪山區,以自有資金與銀行貸款結合,購置土地建廠房及配套設施,建設一條1.49米幅寬、規劃產能約1800萬平方米/年的LCD和OLED用偏光片產線(下稱“8號線”),總投資估算13.34億元。
相關公告同時指出,為滿足8號線項目前段偏光片生產需求,盛波光電擬以約1.79億元(不含稅)向關聯方恒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美光電”)購買閑置全新偏光片生產前段主機設備(延伸機、涂布機),并擬與恒美光電簽署《偏光片生產設備轉讓合同》。
為何此時投建1.49米幅寬產線?
偏光片是一種由多層高分子材料復合而成的具有產生偏振光功能的光學薄膜。目前,市場上主要有0.50米、0.65米、1.49米、1.72米、2.50米等幾種不同裁切幅寬的生產線。
圖表1:盛波光電原有7條偏光片產線

深紡織A是我國偏光片領域的核心企業之一,其相關業務集中在盛波光電身上。截至目前,盛波光電共有7條生產線,分別是0.50米幅寬的1號線和2號線、0.65米幅寬的3號線和5號線、1.49米幅寬的4號線和6號線、2.50米幅寬的7號線。
具體來看,隨著時間的前移,盛波光電新建生產線越來越“寬”。其中,2012年量產的4號線是國內首條1.49米幅寬產線;2021年量產的7號線是彼時全球為數不多的2.50米幅寬產線之一,填補了國內空白。
自2021年以來,雖然盛波光電沒有新建產線,但友商卻在不斷刷新幅寬數據:截至目前,杉杉股份(600884.SH)、恒美光電等均已實現2.60米幅寬產線的投產,其中恒美光電更是在2024年動工建設3米幅寬的產線。
在越走越“寬”已經成為行業發展趨勢的大背景下,深紡織A于今年4月份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未來公司將“通過加快技術創新,優化產品結構,進一步提高高端大尺寸LCD電視偏光片產品,高毛利 OLED、車載等前沿偏光片產品比例”,從而驅動盈利增長。
與此同時,深紡織A在今年半年報中提及偏光片的行業發展情況時,明確指出,二季度以來,國際貿易環境和政策邊際效應發生變化,市場觀望情緒提升。由于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形勢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預計下半年市場整體需求相對上半年或將偏向保守。數據顯示,上半年,兩家主營偏光片的上市公司業績同比均出現下滑,其中深紡織A下降了19.73%,三利譜(002876.SZ)下降了31.47%。
為何選擇在自認為行業景氣不太理想的時點投巨資建設新產線,且新產線的幅寬僅為1.49米而不是市場此前預期的更“寬”?就這些問題,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深紡織A董秘辦公室進行咨詢。
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雖然下半年市場需求確實相對保守,但8號線項目是專門針對OLED這個新型顯示產業而設置的。“首先,現在的電子產品普遍都在用OLED;其次,相較LCD產品,OLED的毛利率會更高一些。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們預計未來這方面的需求仍會繼續大增,所以才有了8號線這個立項。”
新產線為何要購買“二手設備”?
根據公告,這條8號線的建設內容為:通過購置土地新建廠房及配套設施,建設1條幅寬1.49米、規劃產能約1800萬平方米/年的LCD和OLED用偏光片生產線,主要配置染色拉伸復合生產線、涂布復合生產線、分條機、切片機、磨邊機等生產設備;總投資金額估算為13.34億元,建設周期預計約23個月。
公告同時顯示,為滿足8號線項目前段偏光片生產需求,盛波光電擬向恒美光電購買其閑置的全新偏光片相關設備,總金額約1.79億元(不含稅)。該款項需要在2026年7月24日前全部付清。
“這個項目,要等盛波光電向恒美光電購買相關設備的事項獲得股東大會批準后,才會正式啟動。”上述工作人員亦如是表示。
一個讓市場疑惑的地方是,既然項目建設周期長達兩年,為何一定要提前購買相關設備且付款時間限定在2026年7月24日前?對此,該名工作人員表示,快速購買設備是公司作出的商業決定,目標是搶占機會。“如果你現在不買的話,有可能后面就沒有這個設備了”。
記者通過相關渠道查詢發現,這個被深紡織A視為“寶貝”的設備,曾經是正威集團旗下的資產,且閑置數年。
具體的情況是,正威集團旗下的江蘇海威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海威光電”)為了建設偏光片生產線,于2021年初向日本西工業株式會社購買了一套設備。這套設備主要包括兩大部分,分別是前段主機設備和其他設備。其中,前段主機設備由延伸機和涂布機組成,其他設備則包括了磨邊機、裁切機等機器設備以及電子設備。
2023年底,正威集團退出海威光電。2025年5月,海威光電將上述設備在南通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下稱“交易平臺”)掛牌轉讓。讓人奇怪的是,自2021年購買至2025年掛牌轉讓,海威光電一直未對該套設備的前段主機設備拆封使用,其他設備雖已安裝投入運行但未量產使用。
上述設備的掛牌轉讓時間為2025年5月28日至2025年6月27日,但直到2025年7月份,才被恒美光電以起始價(不含稅金額約為1.87億元)獲得,顯示這套設備似乎并不像深紡織描述的那樣搶手。
恒美光電競得上述設備后僅3個月,便又要將其出售給盛波光電。截至目前,前段主機設備仍然存放在海威光電的南通倉庫中。根據交易平臺信息,前段主機設備需在掛牌轉讓合同生效之日起12個月內搬離,逾期須額外支付保管費用。這和恒美光電要求盛波光電需要在2026年7月24日前全部付清款項的時間點相近。
值得注意的是,恒美光電并不是把該套設備全部出售給盛波光電,而是僅把其中的前段主機設備出售給盛波光電,其他設備部分則留為己用。
那么,盛波光電既然要投建新產線,為何不去買新的設備而非要買一個幾經轉手的設備?畢竟存放了4年之久,質量能否有保證?并且,如果非要買“二手貨”,為何不整套買下來?畢竟根據建設內容,8號線也是需要配置磨邊機等機器設備的,難道日后又要重新購買?
對此,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這個設備是由偏光片領域領先的制造商生產的,雖然幾經轉手,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從來沒有拆封過,所以仍然屬于全新狀態。“我們現在是只需要前段主機設備這部分,所以就只買這部分的設備了”。
恒美光電是對手還是伙伴?
此次向盛波光電轉售前段主機設備(延伸機、涂布機)的恒美光電,亦是我國偏光片領域的核心企業之一,且持有盛波光電40%股權。那么,恒美光電與深紡織A究竟是競爭對手還是合作伙伴?這是困擾深紡織A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一個問題。
公開信息顯示,原名昆山奇美的恒美光電,成立于2014年,而彼時的盛波光電,已完成國內首條1.49米幅寬產線(即4號線)量產兩年,已在行業內占據一定地位。
2017年,盛波光電籌劃7號線時,與恒美光電一起就引進日本日東電工株式會社(下稱“日東電工”)的2.50米幅寬偏光片生產線技術的相關事項與日東電工簽署了《技術合作合同書》。從此,恒美光電的身影就頻繁出現在深紡織A的公告中。
2022年12月,深紡織A擬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將恒美光電收入旗下,但這一重組事項經過一年半的籌劃后,于2024年5月宣告失敗。在此期間,恒美光電卻于2023年1月成功獲取了盛波光電40%股權,此事件引發了投資者對同業競爭的質疑。
針對與恒美光電的關系,深紡織A在今年4月份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進行了詳細地闡述,指出恒美光電雖是競爭對手,但也是合作伙伴,雙方做強做優偏光片主業的目標和愿望是一致的。
深紡織A此次籌劃8號線,又一次出現了恒美光電的身影,從而引發市場猜測其會否展開第二次重組的可能。對此,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關于重組方面目前沒有太多可透露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恒美光電正是從協助盛波光電籌劃7號線共同引進日東電工的2017年開始,其經營業績迅猛增長,先后投建了2.50米幅寬、2.60米幅寬以及3米幅寬產線,其在行業中的地位已經超越盛波光電。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