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0-03 15:52

張曉暉/文

中國女人生完小孩要坐月子。
在江南之地,女人坐月子期間,有一樣滋補佳品,叫作“紅糖雞子”,顧名思義,就是紅糖水煮荷包蛋,據說此物對產后恢復有著奇跡般的功效:雞蛋補身,糖水漲奶。產后吃“紅糖雞子”這個傳統的具體時間難以確切考證,從古至今已流傳數百年,可能還不止。
講究一點的人家,雞蛋要選土雞蛋;更講究一點的人家,紅糖要選上考紅糖。什么是上考紅糖?那就是浙江永康市唐先鎮上考村出產的紅糖。
上考村是一個比《百年孤獨》中的馬孔多鎮還要歷史悠久的村莊,光是村子前面那棵樟樹,就有600多歲,我母親姓徐,來自這個村莊。這個村莊的村民很容易區分,因為他們從小吃紅糖,普遍牙齒不好;另外他們待人熱情,希望你買一點村里的特產,比如上考紅糖。
另外,你只要走進村里,指著田里的甘蔗林隨便問一人:“這是什么?”如果他回答你,這叫作“糖拐”,他是本地人;如果他回答你這是甘蔗,他是外地人。糖拐實際上學名叫作糖蔗,屬于禾本科草本植物,它是制作紅糖的主要原料,糖蔗殼硬,含糖量高,在上考村被廣泛種植。
上考村是什么時候開始種植糖蔗的?我小時候問過外公,他也答不上來,外公出生于1920年代,他的父輩、祖輩在清朝時期就已經種植糖蔗。當地廣為流傳的山歌民謠是:“上考龍山出紅糖,五指巖前出生姜”。
糖蔗到立冬后成熟可以收割,收割下來就要榨汁,熬制成紅糖。這是一個非常熱鬧的時節,上考村辦有紅糖廠,家家戶戶都將自己種植的糖蔗拿來榨汁煉糖。頑童像“老鼠”一樣,在紅糖廠里竄來竄去,只是為了一口糖吃。
我六七歲時候,就是那頑童“老鼠”其中的一只,大人順手砍下一截糖蔗,約手臂長,放入濃稠正冒泡熬制的糖漿中一勾一裹,糖蔗的一端就包裹住一層糖漿液,拿出來放涼冷卻,糖蔗上面薄薄一層糖殼,便是極其美味的糖勾。
在鄉間道路上,我們幾個頑童,揮舞著糖勾,迎風奔跑,啃食完糖勾,剩下糖蔗棒,當作武器,捉對廝殺,那便是我兒時最美味的玩具,成年后回想,仍然激動不已。
換牙的時候,外公去砍了一截糖蔗,遞給我吃,糖蔗殼太硬,我用力一咬,牙齒崩掉一顆,省去許多醫院拔牙費。因此,我小時候許多記憶,緣起于紅糖,跟上考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上考紅糖制成之后,跟其他地區的紅糖有著顯著區別,首先它的顏色是淺紅,甚至是帶著一點黃的紅色,不像其他地區顏色很深;其次,上考紅糖未經機器緊密壓實,是蓬松的,像雪花一樣堆積,這樣的優點是容易化水,以及制成其他美食。
上考紅糖除了用于蒸發糕、制饅頭,還可以制作成當地獨有的美食,比如“擇子豆腐”“紅糖麻酥”“紅糖糕”等多種永康地方特色的甜品小吃,“擇子豆腐”是金華地區獨有的,它必須搭配紅糖。
上考村不僅養育了我父母一輩、我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輩,還有他們的上一輩,還給了我童年的歡樂。村莊依山而建,最近的一座山,我們管它叫作塔山。現在塔山已經修得很好,有登山臺階,可以穿拖鞋上山、下山。我小時候,這里都是山路,沒有如今這么便利。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打開高德地圖,導航到上考村,去爬一爬這座山。
山上有石櫟樹(一種殼斗科櫟屬的喬木),這種樹會長一個果子:下面有著胖胖的肚子,頂上一個瓜皮帽,像極了《冰川時代》系列電影中,影片開頭那只松鼠喜歡抓住卻老是抓不住的橡樹種子。這是一種堅果,一種富含淀粉的堅果,我們金華地區管它叫作擇子,或者摘子、澤子、宅子等等,各種音譯。
我和表妹、表弟們,經常跑塔山上面去摘這種果子。摘回來拿給外婆一看,這是擇子,可以磨成粉,做成豆腐,非常好吃。我說,外婆,你能不能做給我吃?
那是個夏日,我記得外婆弄來一大袋擇子粉,用水化開,倒入沸水中,攪拌煮沸直到冒泡,再放涼,放涼之后,打上一桶冷的井水,澆在擇子豆腐上面,用刀劃開,像切豆腐一樣,撒上紅糖,那真的是人間美味。
紅糖化開之后,附在擇子豆腐上,一口下去,清涼的井水、細膩的甜味、石櫟特有的清香,交雜其間,竟讓人產生幻覺:酷暑消融,蟬鳴靜默,烈日無光,整個上考村罩上了一層冰殼,天地之間,暑氣再難侵入。但凡你吃到過冰鎮的擇子豆腐配紅糖,現在的什么哈根達斯冰激凌、鐘薛高、榴蓮雪糕、冰湯圓,統統無法跟其匹敵。
放眼整個長三角地區,上考紅糖制作而成的所有美食中,還是“紅糖雞子”的名頭最響。在物質并不豐富的年代,如果有人給產婦送來一籃子土雞蛋,那便是關系極好的人,要么親屬要么好友;如果土雞蛋還加一袋上考紅糖,說明此人極其用心,真情實意的為產婦和孩子考慮,通常一般只有產婦的娘家親人才懂得這些。
就這樣,上考紅糖因為質量上乘而名聲遠揚,金華、杭州、上海等地慕名而來的買家源源不斷。上考村意識到這是一個宣揚本村傳統文化的機會。今年國慶回到上考村,我發現村里已將上考紅糖的歷史陳列出來,書寫在徐氏祠堂的外墻上:上考紅糖,始于明代。

如今,上考每年舉辦紅糖文化旅游節,繼承、發揚這一優秀傳統工藝,增長村民的物質、精神財富。上考村的紅糖節通常在每年的11月舉辦,具體日期會根據當年的安排有所不同。以2024年為例,2024年永康農民豐收節暨唐先鎮(上考)第二十屆紅糖文化旅游嘉年華從11月18日的預熱活動開始,一直持續至11月30日。
紅糖節已經成為上考村一年一度最熱鬧的日子,每到這個時候,汽車排成長龍,家家戶戶賣紅糖,全國各地的游客把這座古老的村莊圍得水泄不通,用我大舅的話來形容就是:走路都走不出去。
此文寫到最后,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上考紅糖始于明代”是如何考證出來的,此問題我采訪村里多位老人,無人能夠給出滿意答案。
上考村始于1443年,自明朝徐伯良公從龍山鎮遷居至此,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因該村地勢相對較高,且“考”與“高”在當地方言中發音相近,故得名“上考村”。按照人類對莊稼種植歷史早于文字的判斷,以及村里有棵香樟古樹大于600年的佐證,“上考紅糖”的歷史,也許比明朝更為久遠。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