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提交上市申請到通過聆訊,僅僅耗時10天,國內一機器人概念股港交所上市進程提速。
據報道,北京云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云跡科技”) 10 月 3 日通過港交所聆訊,有望于近期掛牌。9月22日,云跡科技更新招股書,通過18C規則(允許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申請上市。
若云跡科技上市成功,公司將成為港交所“機器人服務智能體第一股”,邁出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的關鍵一步。
AI智能體破局者
當全球科技界熱議AI大模型時,具身智能正悄然推動AI能力從數字空間向物理世界延伸。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賦予機器理解環境、自主決策并執行任務的能力,使AI從“思考的大腦”落地成為“行動的身體”。
作為以“智能體”形態率先落地的企業代表之一,云跡科技已率先完成AI系統從“輔助工具”向“自主協同”的關鍵跨越。公司作為國內少數同時掌握AI Agent(AI智能體)系統與機器人本體技術的團隊,具備“大腦+四肢”全棧能力,而所謂“四肢”是指機器人及功能套件,負責物理世界的任務執行;“大腦”則是AI智能體應用系統,如HDOS,提供智能分析、調度與決策支持。
具體來看,首先在感知層面,機器人的多模態傳感器需要實時采集環境數據(視覺、語音、位置等);其次在認知層面,機器人需要通過AI解析用戶意圖與場景需求;進一步在決策層面,機器人需要自主規劃最優服務路徑,如調度機器人或虛擬助手響應;再到執行層面,通過機器人自主、流暢完成整體操作;最后在反饋層面,需要將數據回流優化模型,持續迭代服務能力。
目前,公司已實現從單一功能到場景定制、再到復合智能協調,并已形成以“具身智能 +AI”為核心護城河,在鞏固“具身智能 +AI”技術壁壘的同時,加速海外市場布局與新場景落地。
云跡科技的智能體應用包含兩個主要組成部分:HDOS,云跡科技的離身服務智能,作為智能虛擬助手,具備AI禮賓服務、服務訂單管理、投訴預警以及強大的報告和分析工具等功能;YJ-Platform,這是一個將HDOS集成到客戶現有工作流程中的平臺。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系列白皮書——復合多態機器人(2024)》指出,復合多態機器人作為伴隨需求應運而生的機器人類型,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市場對性能和優勢的一種選擇,其設計理念和技術實現正在不斷推動著具身智能的發展,成為具身智能的途徑之一。
在AI賦能下,可以說,云跡科技的復合多態機器人已成為當下AI智能體的破局者,更是形成了“越用越聰明”,甚至有情商能主動服務的進化閉環,這為云跡科技機器人的場景拓展打開了更多想象空間。
此前經歷8輪融資
云跡科技成立于 2014 年,專注于機器人服務智能體研發與商業化,主打酒店場景。其服務機器人產品,覆蓋酒店送物、迎賓、外賣配送等場景,并向醫院、樓宇、政務大廳等場景延伸。
公司專攻酒店配送機器人賽道,共推出三代配送機器人產品,分別為“潤”系列、“格格”系列和UP系列。公司創辦人為支濤,曾擔任北京英維思科技的CEO以及上海埃蒙特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截至 2024 年底,其機器人進入全球超 3.4 萬家酒店,單日在線峰值 3.6 萬臺,累計服務超 5 億次。
隨著全產業鏈協同深化與生態體系完善,具身智能將對制造業的生產模式及服務業的服務流程進行重塑,進而推動傳統產業朝著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轉型。在這一進程中,云跡科技等創新企業將發揮重要作用,具身智能有望達成“局部普及”到“廣泛應用”的跨越。
從財務表現來看,2022—2024 年,公司營收分別為 1.61 億、1.45 億、2.45 億元,年復合增速 23.2%;2025 年前 5 個月為8833 萬元,同比增18.9%。經調整,其凈虧損由 2022 年的 3.65億元收窄至 2024 年的1.85億元。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若按2023年來自酒店場景的收入計算,云跡科技以9%的全球市場份額和12.2%的國內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一。按 2024 年收入計,公司在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整體市場占有率為6.3%,繼續位列行業第一。另外,在酒店場景細分市場份額約為 13.9%,占有率進一步擴大。
除了服務機器人之外,云跡科技也推出了機器人及功能套件、AI 數字化系統以及相關的解決方案,作為其 “服務智能體” 的重要延伸。 據有關機構預計,到2029年,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將進一步增長至135億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29.3%,公司有望迎來高速增長期。
自成立以來,公司共進行了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到12.02億元,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聯想創投、騰訊、啟明創投、攜程、安徽人工智能公司、河南科創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