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貴”成為試金石,西貝們該交出怎樣的答卷???
當“貴”成為信任的試金石,西貝們該交出怎樣的答卷?
羅永浩與西貝關于預制菜的討論引發全民關注,不僅在于它關乎日常餐飲,還關乎消費者的知情權;不僅關乎某家企業,還關乎行業健康發展。
當“貴”成為信任的試金石,西貝們該交出怎樣的答卷?
這場紛爭暴露的真問題遠不止于概念之爭,核心更在于中餐工業化進程中,產業追求標準化、規模化的效率邏輯,與消費者注重“鍋氣”的認知之間產生了錯位。在餐飲消費本就非常困難的局面下,面對消費者的擔憂和不解,如何出臺一份平衡產業發展和滿足消費需求的國家標準,這對有關部門來說相當具有挑戰和考驗。
因此,要厘清這一爭辯和判斷是否存在稅收套利,關鍵在于判定在餐廳提供的“預制菜”銷售屬于“餐飲服務”,還是“銷售商品”。
未來的商業競爭,本質上是信任的較量。透明性有助于增強信任、提高問責性;通過制度化、常態化的自我批判,保持組織清醒,避免傲慢與自大,敢于暴露問題而非掩蓋問題;開放傾聽內外部批評,用真誠的態度和持續的行動回應質疑。那些能將“透明”融入血脈、將用戶價值嵌入核心戰略的企業,才能穿越周期,成為真正的贏家。
9月10日,羅永浩發微博吐槽西貝“幾乎全都是預制菜,還那么貴”,登上熱搜。事情發酵一天后,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線下媒體溝通會上回應預制菜爭議時,對現場媒體表示查看過餐廳監控錄像,并公開了羅永浩一行人就餐的菜單,并上線“羅永浩菜單”。但此舉在律師看來侵了犯羅永浩隱私權和姓名權。
即食和即配產品已不算預制菜,即烹和即熱產品是預制菜。
在眼下這個時點,西貝若想真正重建信任,不是過于在乎“文案推敲”,多一些“說到做到”的魄力。畢竟,消費者要的不是完美無缺的解釋,而是餐桌上熱氣騰騰的真誠。
標準明確,信息公開,可能是這場風波最好的解藥。
更重要的是,賈國龍可能要起訴羅永浩,事態進一步升級。這場由預制菜定義引發的商業對峙,迅速演變為一場涉及法律、輿論與行業標準的公開辯論。
9月12日,晚上8:30,羅永浩直播,“將談西貝一事”。網友們都在摩拳擦掌,要擠進直播間,看看羅永浩怎么“硬剛”西貝。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www.gsnmhzs.com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小關北里217號越界錦薈園B座西側501 | 郵編:100081 | 電話:4001560066 | 傳真:86-10-885108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京)字第12950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B2-20214402 京網文(2020)3373-581號
備案號:京ICP備1801989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 @2001-2022經濟觀察網版權所有
經濟觀察網手機版